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问题,中央的完整表述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认为认识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方针,首先需要把握与它的形成相关的背景。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大踏步地跟上时代,处理好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发展任务,中央的一系列大政方针非常值得进一步领会。十八大后的人事安排基本到位之后,经过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决策层显然在一步一步地把顶层规划和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清晰化。
三中全会解决的问题,是改革深水区必须要做的顶层规划,形成了“60条”,它是经济改革为重点的、但是已强调全面配套改革的设计。四中全会则把经济改革为重点切入的全面改革非常明确地推进到司法改革、行政体系改革,以及宣传上不直接说、但是回避不了的政治体制改革。五中全会是系统化地把这种大政方针所依据的发展理念做了合乎逻辑的条理鲜明的表述:以作为第一动力的创新发展,引领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落到人本主义立场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大地上现实的共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最粗线条地说,这样一系列指导方针的明朗化里面的关键词,至少是如下几个表述出来都是以“现代化”为趋向的基本概念的链接。
首先,三中全会“60条”那么丰富的内容,涉及336项具体改革切入点的任务,如做出最主要的浓缩,核心的理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简称“现代国家治理”。“治理”这一用语已经明显区别于我们过去说惯了的管理调控的“管理”,它所涉及的制度安排、机制连接,是要改变过去仅仅强调自上而下管理调控、掌控的架构,转变到必须对应“包容性发展”这一使政府和非政府的多元主体充分互动展开的一套新型制度安排,把管理和自管理、组织和自组织、调控和自调控结合在一起,达到调动一切积极性、释放一切潜力与活力、解放生产力的新境界。这种包容性发展理念,既是对我们整个统一市场多元主体互动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中各方多赢共赢的内在逻辑的肯定与指导,其实也对应于中国与全面开放进入总书记说的和其他经济体“命运共同体”式的发展,就是“摒弃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推动多赢共赢。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最基本的内涵。
这种包容性发展、解放生产力,必须落到资源配置机制上,所以,第二个关键词就是“60条”中多次提到的现代市场体系,而且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总体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表述,终于把小平同志南巡后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说到位了。当年邓小平以极大的魄力,以他有生之年后被称为“天鹅之舞”的超常规的南巡方式,奋力一推,使中央几个月内形成了最高层级的指导文件,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限制,当时也只能说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现在,又经过二十多年我们对市场经济的深化认识,在汉语语境里三中全会的“决定性”是说到位了,而市场决定性作用后面又跟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政府要“更好发挥作用”。这里面所包含的挑战,其实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实际生活里面我们过去终于已经认识到政府和市场应划清边界,要“井水不犯河水”式地各行其道,这当然体现了认识上的重大进步,但现在最新的境界是什么呢?政府可以跟市场主体以伙伴关系PPP来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政府怎么更好发挥作用?PPP体现了认识以“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进步。中国特色下,守正还要出奇。后面还会汇报自己这方面的研究心得。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