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中华学习网

新中华学习网

要专家找新中华
当前位置:新中华学习网 >> 专家观点>>靳凤林:官员的道德意志

靳凤林:官员的道德意志

 在领导干部道德培养的内在机制中,不仅涉及道德认知水平的高低、道德情感程度的深浅,而且还涉及道德意志力量的强弱,正因如此,历史上的伦理学家均对道德意志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要使理想国中的国家利益捍卫者具备坚强的道德意志,就必须使其“劳筋骨,苦心志,见贤思齐。”既要把他们放到贫穷忧患中去艰苦锻炼,也要把他们置于锦衣玉食中去抗拒诱惑,惟其如此,才能锻造出意志坚强、守身如玉的国家护卫者。奥古斯丁谈及自己皈依基督教的心路历程时说,世俗的枷锁犹如一个人清晨起床前沉沉昏睡的私欲,不断地紧紧阻碍和缠绕着你必须起床的理智抉择,让你在温柔的床榻上依依不舍地多睡片刻,只有果断地听从清醒头脑中坚强意志的召唤,才能从疲乏困顿的枷锁奴役中挣脱出来,起身迎向黎明时分灿烂的朝霞。康德更是认为,一个人只有绝对听从内心道德法则的召唤,勇敢地拒绝和抛弃各种感性需求的诱惑,才算真正获得了道德主体意义上的意志自由。因为感性幸福和道德法则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有德之人可能有福,但不必然有福,乃至很多时候需要牺牲幸福才能确立道德。

    从伦理学家们对“道德意志”所做的上述诠释中,不难看出,所谓道德意志就是指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按照道德原则的要求进行道德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果断决心和坚强毅力。它以对其所持有的道德信念的深刻体认为基础,以其在长期道德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道德认知为依凭,以其所拥有的炽烈的道德情感为动力,汇聚和融合了道德主体的理想、动机、认识、兴趣等多元要素,经过长期的氤氲润化逐步孕育而成。它通常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1)自主性。它是基于道德主体的目的性需要和价值认同而去主动求善避恶的活动,它使人由自然性本能欲望的奴隶变成了主人,不再是人围绕着本能欲望转,而是让本能欲望围绕着人转,质言之,就是康德在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所实现的哥白尼革命,亦即通过理论理性的建立实现“人为自然立法”,通过实践理性的建立实现“人为自己立法。”(2)自律性。“人为自己立法”的本质就是人的自律,所谓自律就是主体不受外界约束、不为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的意志和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为自己制定道德原则,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它使道德的根据和价值标准从主体外部同化到主体内部,从感性转移到理性,这完全不同于他律,因为后者是依据外在事物或一时的情感冲动去盲目追求道德之外的东西。(3)果敢性。由于主体的决定是建立在对道德必然性的自觉明察和深刻认知基础之上,因此,面对冷峻的现实和复杂的局面,能够做到迅速明辨是非、当即正确决断并果敢地坚决执行,这使它既不同于源自无知而出现的草率莽撞和轻举妄动,也不同于患得患失、踌躇不前、举棋不定,因为后者常常把自己的决断交付他人、权威或命运的安排。(4)持久性。人的意志行为作为一种由内而外、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当面对现实世界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时,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道德意志的特点在于,能够在顽强毅力的支撑下,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地去克服一切困难,决不半途而废、气馁退却,力争做到善始善终地完成自己选择和确定的目标、理想和任务。

    对于当前我国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道德意志的锻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意志问题与领导干部自由裁量权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领导干部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依据自己的道德意志和理性判断,决定作为和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由于法律的概括性、抽象性、稳定性及其对普遍平等的追求,使其执行者在面对现实社会特征各异、复杂多变的人和事时,难以找到一一对应的具体规定,这就使得领导干部的自由裁量权成为必要和可能。特别是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当代中国社会,领导干部在对各项法律和政策进行通权达变的执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市场化价值要素的强烈干扰,让自己自由意志的决断“跟着市场走”、“跟着潮流走”、“跟着感觉走”。诸如:喧腾热闹的多元化思潮可以让领导干部动摇其原有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放弃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执著追求;在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利益冲突面前犹豫徘徊,不再去坚持公平正义、公开透明的行政伦理原则;需要进行深思熟虑的决断时,却变得暴躁愤怒、情绪冲动,丧失应有的克制力和忍耐力;在急难险重任务到来后需要当机立断、临危不惧时,却优柔寡断、临阵脱逃;等等。不难看出,上述各类负面效果的出现皆与领导干部主观世界的道德意志状况密切相关,如果只是着眼于运用外在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来规范领导干部的自由裁量权,至多能够保证其在底线伦理的范围内不出问题。相反,只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内在主观世界中的自主性、自律性、果敢性、持久性的道德意志的作用,才能确保领导干部去规范、高效、合理地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

    既然领导干部的道德意志对其正确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如何锻造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意志呢?(1)领导干部要全面了解道德意志的生成规律。道德意志的生成通常包括三个基本阶段,一是确立道德意向。它是道德主体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的一种主观愿望,具有十分具体的追求对象和特殊要求。二是制定道德计划。道德目的确定后,必须找到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在手段和途径选择余地很大的情况下,要仔细分析和比较各种手段和途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从中找出最理想的方案。三是执行道德方案。此时,需要付出巨大的智力和体力,要克服原有的消极品质,严防脱离既定计划和轨道,并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原有手段。(2)领导干部要大力提高排除困难和抗拒诱惑的能力。领导干部在意志决断过程中意志自由和意志放纵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意志所具有的一种绝对力量,它能够对抗一切持续性的引诱它、动摇它的外部力量,它的唯一目标是不断地扩张自己,在对抗分化自己的各种力量中保持住自己的个性和按原则行事的惯性,它在承认权利和遵守义务的过程中百折不挠地从事于不受感官诱惑的行动,而意志放纵的特点是容易受到外在动机和诱惑的干扰和影响,不自觉地成了感官需求的奴隶。在道德意志生成的各个具体阶段,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困难和诱惑,如:对既定目标信心不足时,就会等待观望、精神不振;多种手段并存时,就会优柔寡断、议而不决;形势严峻和困难增大时,就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枝节横生、左顾右盼。所有这些现象皆是道德意志薄弱的表现,领导干部要锻造自己的坚强意志,就必须具备按照既定目标坚持到底的能力,具备抵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惑的能力。(3)在领导干部党性教育活动中要加大道德意志训练的力度。尽管从根本上讲,领导干部的道德意志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工作实践和生活积累逐步养成,但外在性意志磨炼的情景设置也十分重要,如到中央党校学习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去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进行党性锻炼过程中,重走井冈山上的朱毛小道、重走长征路、到南泥湾种地等活动,其本身不仅能增加和强化领导干部的党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重新铸造起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所具有的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克服重重困难、坚决奋斗到底的钢铁般的道德意志。

    总之,道德意志犹如一支部队的军魂一样,其重无比,如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所言:一支部队只要具有一股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它就能在各类战场上,拖不垮,打不烂,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这种钢铁意志就是这支部队的精、气、神所在,就是这支部队的军魂所在。同样,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坚强的道德意志,他才能在风云变幻、起伏跌宕的官场上,静观云起云落,坐看云卷云舒,胸怀大志,不为小利所惑,即使身处逆境,仍能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毕其一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止。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