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熊澄宇教授今天的穿戴非常“中國”,但是他的眼界是世界性的,而且他要談的是一個非常時尚、非常符合年輕人特點的話題,這就是新媒體與文化產業。我們首先有請熊澄宇教授為我們作主題演講。
關於文化的定義有183種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到上海這樣一個文化都市,也是世界矚目的一個都市,來和大家交流一些自己的感受、觀點。
這次“文化講壇”的主題叫做“網絡時代的文化激蕩”,這個主題范圍很大。我們通常說網絡時代又稱信息時代,主要是指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這樣一個平台上出現的一種社會形態。在我寫的《信息社會4.0》這本書裡,對信息社會的形態作了一個描述。這種形態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買設備、通網絡﹔第二個階段叫信息產業,就是有自主版權的軟硬件產業的發展﹔第三個階段叫信息經濟,是以電子商務為中心的經濟形態的拓展﹔第四個階段我們稱之為信息社會,也就是說信息技術作為生產力,它直接影響到生產關系、社會結構的變化。所以從信息社會這樣一個平台上來看網絡時代,這個空間是很大的。
“文化”,按照我們現在的說法有許許多多的解釋,就我看到的不完全的介紹,關於文化的定義有183種。目前好像包容量最大的定義,叫作“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這個范圍確實是巨大無比。當然,“激蕩”告訴我們,它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是一直在變化之中的。所以“網絡時代的文化激蕩”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很大的范圍。我思考了一下,在這裡面取兩個點來談。
在網絡時代裡面,我想談談這樣一種和技術相關的,和人及社會相關的新媒體﹔在文化的范圍裡面,我切一個點來談關於文化裡面的一個方面,即文化產業。正好這兩個題目和我的研究領域直接相關,因為我在清華大學擔任了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擔任了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的主任,所以也有義務對這樣兩個題目作出自己的解釋。
承認差異,尊重個性,多元並存,是對傳媒的新解讀
現代社會的基本構成有三個要素,叫作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大眾傳媒。所謂民主政治,恐怕它的核心點是公平﹔所謂市場經濟,它的核心點是競爭﹔所謂大眾傳媒,它的核心點是交流、溝通。媒體、媒介是社會得以形成的基本要素。從人到人群,從人群到社區,從社區到社會,在這裡面的一個“連接劑”,或者說一個構成的元素,就是傳媒。人是需要溝通的,有溝通才會有人群,才會形成社會。
當然,我們的傳媒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功能。我們曾經是一個大眾傳播的時代、大眾傳媒的時代。大眾傳媒的主要的表現特征是把個人融入集體,把集體融入社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一點對多點的傳播方式”。發展到今天,我們的傳媒經歷了一種新的傳播形態,也就是分眾傳播。所謂分眾傳播,是多點對多點,它的特點是承認差異、尊重個性、多元並存,這實際上是我們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時代,對傳媒的一種新的解讀。
什麼是新媒體?很多人在不同場合問我這個問題,說清華大學有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你們開新媒體的課程,招收新媒體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你能不能用一句話給我們解釋,什麼是新媒體?我想來想去還確實很難用一句話來解釋,我想至少得用三句話才能把這個事情說完整。
第一,我認為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所謂“新”,是相對於“舊”而言的。媒體它是不斷發展的,報紙相對於圖書是一種新的媒體,廣播相對於報紙也是一種新的媒體,而電視、網絡、手機的出現都是相對於舊的媒體而言的。所以第一個概念應該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第二,我想新媒體應該是一個時間的概念。所謂時間的概念,就是說在一定的時間段之內,這樣一種新的媒體形態有它相對穩定的內涵。比如說今天談新媒體,一般都會談到以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為基礎,在這樣一種基礎之上出現或影響的媒體形態,我們稱之為新媒體形態。這裡面有兩個詞,一個是出現,一個是影響。出現,是以前沒有過的,如果用英文來說,是new(新的)﹔影響,就是在以前已有的形態基礎上進行更新,在英文裡面是update(更新),這兩種形態我想不需要舉例大家都明白,有的是沒有出現過的,像網絡﹔有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的,像我們的數字電視、報紙的電子版。
第三,新媒體它還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所謂發展的概念,就是它不會終止、終結在眼前這個形態上,不管它是網絡還是數字化。
我了解到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成立了一個新媒體事業部,我覺得這個詞用得很好,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因為這個詞可以一直用下去。如果你要說網絡媒體或者數字媒體,恐怕到一定的時候又要換,但是你要說新媒體,它就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這是我對新媒體的一個解讀。
所有的技術和媒體,都是以人為中心的
對新媒體的解讀和我們以前對媒體的解讀不一樣。首先我們看到它是一種技術形態﹔然后我們看到它是一種信息載體,而且這樣一種信息是海量的信息,不管哪一個終端都可以接受到無限的信息量﹔第三,它是一種溝通、交流的渠道﹔第四,它也是社會關系、社會結構。
新媒體目前的表現特點,我想用幾個詞來表述一下,叫作信息、數字、交互、寬頻、移動、人性。
所謂信息,剛才說了,現在的新媒體和原來的媒體不太一樣。我們以前講媒體更多的是講“喉舌”。后來我和新華社的同志交流,他們說這個說法不完全,至少它還可以拓展為“耳目喉舌”,除了“說”還有信息獲取的功能。后來我們讀書,加拿大的一位叫作麥克盧漢的傳播學家對此又有了新的拓展,叫作“媒體是人的延伸”,就是媒體是人的各種感官、機能的延伸,包括中樞神經系統。所以我想,媒體目前承載的功能,在拓展信息量和信息的范圍方面有了變化。
數字化,當然是今天媒體的突出特點。
交互,是今天的新媒體的又一大功能,即所謂"用戶選擇"。交互的基本特點或者最核心的特點,就是用戶有主導權。雖然有的時候我們上網,你進網站的時候思路是很清楚的,但是你出來的時候,就忘記了當初你進去是干什麼的。你受到了很多誘惑,但是這種誘惑還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是由於你自己的立場不堅定。
寬頻。我們說讀圖、視頻是最符合人們接受信息的一種方式,最簡單,最直接,也最方便。今天的這樣一種寬頻在各種情況下展現,手機電視、手機電影、網絡圖像,都表現出這樣的特點。
移動。我在北京移動通信和新聞媒體的會上做過一個調查,我問在場的人有多少人有一部手機,有多少人有兩部手機,有多少人有三部手機,有多少人有四部手機。幾乎每一個人都至少有一部手機,有的人有兩部手機,有的人有三部,有四部的極少。這樣一種手機,就是移動。當時開個玩笑,按照我們小時候說的笑話,有一支鋼筆的是小學生,有兩支鋼筆的是中學生,有三支鋼筆的是大學生,有四支鋼筆的是修鋼筆的。(全場大笑)所以我們說,有一部手機就有通訊功能,有兩部手機就有傳播效果,有三部手機的人可能在做文化產業,有四部手機的,他可能不是修手機的就是賣手機的。(全場笑)這說的是一種移動的特性。今天,人們希望隨時隨地都能夠獲取信息,這是今天的一個特點。
最后我說的是人性。所有的技術和媒體,它都是以人為中心的。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人,它也圍著人的需求來展開。有一年我去芬蘭赫爾辛基訪問,去看諾基亞的研發中心。他們給我展示了各種各樣的手機,設計得非常漂亮。我那時候就問了一個傻傻的問題:"手機設計到多小,你們就覺得合適了?"技術人員給我一個答復,出乎我的意料,但是又在情理之中。他說手機尺寸的大小,以你的耳朵和嘴巴之間的距離為標准。這是一種人性化的闡述。后來我想是對的,手機做得再小也得兼顧聽說的功能,你不可能在打電話時把它上下來回地搗騰。(全場大笑)所以現在的手機,做小了它就得翻蓋,或者往下拉長,這就是一種人性化的展示。這是我說的新媒體的一種表現特點。
生物媒介,也許就是下一個新媒體
今天新媒體的生態環境,我用8個字4個詞來表述,叫作並存、互補、融合、創新。所謂並存,指新舊並存﹔所謂互補,是功能互補﹔所謂融合,是邊緣融合﹔所謂創新,是形態創新。
新舊並存,我想大家都明白。目前我們的媒體,是最早的媒體形態和最新的媒體形態並存。比如我們在圖書館裡可以看到線裝書,而同時我們在座的同志手邊就有很多無線通訊終端。昨天晚上我還看到了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正在開發的數字化報紙,昨天下午我在路上還收到了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已經上市的手機媒體的信息。這就是新舊並存的狀況。
所謂功能互補,現在看電視經常看到主持人把計算機架上台子,通過網絡的信息和現場觀眾進行交流。所謂形態的邊緣融合,我們現在報紙和雜志之間好像區別已經越來越小,一份報紙50個版,它和周刊恐怕除了尺寸上的大小,在形式上已經趨於融合。當然我們說的這樣一種創新,是指形態的創新,這樣一種創新就展現了媒體的發展趨勢。所以說創新的結果是發展趨勢,今天的趨勢是一種整合媒體的形態。
去年我到拉斯維加斯去參加世界電子展,當時所有的大廠商都提出一個概念叫"整合傳媒",我問他們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他們說把各種終端放在一塊兒,就是"整合傳媒"。2000年我曾經訪問過法國,和一個小型的政府高層代表團討論過信息化的問題。法國人告訴我們說,中國的信息化不要受美國利益集團的誘惑,因為以計算機為終端,以互聯網為傳輸渠道的信息化模式是美國模式,美國的利益集團在裡面有戰略利益。我們就問歐洲的思路是什麼?他們說歐洲的思路是以個人通訊工具為終端,以通訊網為傳輸渠道。
那麼,中國應該走什麼模式呢?我們回來思考后給決策層寫的一個報告和建議是,中國既不能採取美國的模式也不能採取歐洲的模式,中國還得找到適合中國自己的一種綜合的整合模式。因為至少我們有一個平台是巨大的,就是我們的電視機。我們現在大概有四億台電視機,這樣一個終端是值得關注的。當然,我們不會停留在一個平台上。所以,今天所出現的這樣一種整合媒介是值得關注的。
我曾經到陳天橋先生的實驗室去看過,他現在做的這樣一種整合媒介,就是我們目前媒體的一個發展方向,是一種發展趨勢的展現。人們通常說,我們的信息終端有以辦公室為中心的計算機終端,有以家庭為中心的電視終端,有以個人為中心的手機終端。那麼人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生活情趣不一樣,既有以家庭為中心的生活方式,也有以辦公室為中心的生活方式,當然還有一些整天在天上飛來飛去的人的生活狀態。不同的生活終端,怎麼找到一種融合,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從形態上來說,我覺得數字媒體之后,應該會有一種新的形態出現。到底是什麼?我們現在很難預測,但我覺得有一個方向值得我們去思考,那就是生物媒介。
文化產業,逆定義裡面包含客觀道理
下面我想談第二個問題,關於文化產業。文化是個性,是創意,是不可復制的﹔產業是共性,是復制,是批量生產的。這兩個詞組合出來,曾經不被理論界所接受。但是隨著這些年來文化產業在很多發達國家都佔了支柱產業的地位,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這樣一個詞,它的逆定義裡面所包含的客觀道理。在這裡,我想講三點。
我們通常說發展文化產業有三個要素,叫作內容、科技、資本。再展開一點講,叫內容引發社會需求,科技推動形態變化,資本決定市場規模。
從內容產業的角度來看,內容是第一位的。所謂原創的、不可替代的內容,是文化產業的一個核心點。在網上我們看到,韓國的學生在網上發帖子說,"韓國再發達也不如中國,因為我們沒有魯迅"。在這裡,魯迅是一個原創的符號,是一個思想的符號,是一個不可取代的文化符號。所以說我們的內容在這方面決定了人們的社會需求。在中央電視台我們談數字電視,說要增加多少個頻道,我的意見這不是重要的。現在幾十個頻道老百姓都看不完,再增加一兩百個頻道還是看不了,重要的是它的內容,是提供喜聞樂見的內容,而這樣的內容的不可取代性引發了社會需求。陽光衛視給我一個最深的感覺,就是它的歷史文化的內容在別的地方很難找到,所以我周末經常看。這就是內容引發了需求。
科技推動形態,剛才已經談到了,在目前的世界范圍之內,科技的融合是一個大的趨勢。在學界有一個詞,把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材料技術和認知技術融合在一塊兒,形成一個新的技術平台,這是目前世界上關注的熱點。這樣一種技術形態,有比較多的會議在討論,科學家也有一段描述,我在這裡簡單地說一下。這四種形態的關系是:如果認知科學家能夠想得到它,材料科學家就可以制造它,生物科學家就能夠使用它,信息科學家就能夠監視和控制它。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科技形態的表現。這樣一種形態我們在文化產業領域裡面會帶來很多的商機,帶來很多的市場空間。比如說光盤,現在的一種納米光盤,一張盤片有100G的容量,這對我們的音像事業就有很大的沖擊。一位廣東的音像發行商對我講,現在一張盤片他賣10塊錢,裡面有一部影片。如果一張盤片裡面裝20部影片,他還是賣10塊錢,就沒有錢賺了。但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是必然的,我們必須要順應。
資本決定市場規模,簡單說一下。文化的資本,文化產業的資本和其他行業的資本有所區別,這裡面無形資本的作用特別重要。我們說很多有高科技含量的產業能夠拿到融資,拿到風險投資,但是文化產業,它的資本形態實際上是包含了符號,包含了無形資產。我舉一個例子,迪斯尼樂園和香港的合作是怎麼樣的合作方式呢?迪斯尼樂園用35億的資本和香港政府投資的290億的資本合作,但前者佔了43%的股權。這就是我們說的在文化產業裡面資本的問題。這種資本的評估、運作,不完全是一個物質形態的問題。
上海,發展文化經濟很有希望
下面我說兩句關於上海的問題。上海現在在發展文化產業,發展創意產業,在做新的媒體。北京也在做。我曾給北京做過一個課題,叫"文化產業發展與首都的空間布局研究"。我認為大都市的文化產業發展都有這個問題。其中有兩個主要問題,一個是空間布局,一個是產業結構。根據最新的統計,北京市文化產業的增加值是328.7億元,上海市的文化產業增加值是445.73億元,總體數量都很大,在全國絕對領先,上海比北京要多一百多個億。但是在產業結構上兩個地方不一樣。
按照中央關於文化產業分類的說法,我們分為三大類:一個是核心產業,以傳媒這一塊為代表﹔一個是外圍產業﹔一個是相關產業,制造業。北京的核心產業這一塊佔絕對優勢,上海的外圍產業佔絕對優勢。這三者之間的比例,北京是57%、29%、14%,上海是23%、47%、30%。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發展特點或者一個生長點,我們通常說曼徹斯特是工業之都,洛杉磯是電影之都,倫敦是創意產業之都,大連是會展之都,杭州是休閑之都,三亞是生態之都,成都是安逸之都。那麼上海應該成為一個什麼之都?我想各位可能都有自己心中的目標。
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的前沿,也是我國文化經濟和全球化接軌的戰略門戶,還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經濟發展的領先之地。上海文化經濟的發展,關系到我國文化經濟模式的建立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體系的建構。所以我們希望上海能夠成為上海人民、全國人民甚至世界人民所希望它成為的城市。據說目前上海定的方向是成為文化娛樂之都、信息服務之都、創意產業之都,我們希望能夠早一點實現這樣一個宏偉的目標。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下一篇:靳凤林:官员的道德意志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