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国《商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称,如果没有足够的就业,印度目前的人口优势可能意味着未来的灾难。这实际上指出了印度崛起的潜力可能导致的另一种前景。
冷战后的印度,似乎一直处于“崛起”的光环之下。就整体而言,确实存在“印度奇迹”。横向上看,印度经济总量排名由1991年开启经济改革开放时的世界第16位,上升为2017年的第7位。于是,很多人便果断认为,印度将创造一个新的人类发展奇迹。其中,特别提到的一点就是,印度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人口年轻化的优势还将继续保持十多年。
印度的人口结构优势是明显的,但辩证地看这一问题更是必要的。印度的人口优势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发挥出来。这就是2014年5月莫迪政府成立以来,力图推进“印度制造”的原因,试图以发展劳动密集的产业来解决就业问题。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这就需要承认两点,一方面是印度已经错过了拥抱全球化的最佳时期。20世纪80年代,那时的拉吉夫·甘地政府将印度的发展导向了电子软件等服务行业,成就了现在的“世界办公室”。经济发展的原始路径差异,导致了后续发展上的路径依赖,莫迪政府要重新调整,并非易事。
另一方面,印度在推进“印度制造”中仍然需要花大力气改善软环境。尽管莫迪政府已经开始到处显示自己的执政成就,比如世界银行在2017年公布的《2018全球经商环境报告》中,将印度排名提升30位,排在了第100位。然而,与中国的第78位相比,印度仍有很长的距离要走。这也是日本政府试图转移产业到印度,但日本企业界却并不买账的原因。以日本在印度的新干线建设为例,几年来奠基的热闹,却只完成了不到1公顷的土地拆迁。
人口数量上的优势,却并不一定代表着人口的素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16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在人口发展指数排名上,中国排在第90位、巴西79位、俄罗斯49位、南非第119位、印度则排在131位。这实际上显示出印度在整个基础教育、医疗体系的严重不足。就劳动力而言,没有基本的教育和劳动技能的培训,要实现就业也并不可能,因此职业技能培训是与“印度制造”需相互配套的。
最后,也许更具挑战性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实际上可能抵消印度在人口数量上的优势。人工智能部分是因发达经济体应对“低生育率陷阱”而来的。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国家,都纷纷提出自己的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印度也在努力跟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势。只是,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制造的发展,如何能够给印度更广泛人口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和社会保障?
归结一点,简单地以人口红利来论及印度崛起,似乎并不充分。人口因素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许既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要真正让其发挥其作用,天时、地利、人和,也许都很重要。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