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范恒山,籍贯:湖北省天门市人,职称:教授,职务: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负责人,研究领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范恒山,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农村劳动、蹲点,从事基层工作。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进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要从事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方案的研究设计和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发挥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基础先导作用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与“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共同构成新时期国家三大战略,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任务繁重,既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率先突破,也要在更大范围和领域统筹推进其他重点任务,形成各领域相互衔接、互为促进、共同支撑、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前,河北省与北京市、天津市在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上差异明显,有些方面甚至呈现“断崖式”的差距,如何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广大百姓享受协同发展带来的成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教育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区域教育布局,带动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特别是河北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增强教育发展活力,为产业升级转移、创新驱动发展等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促进教育、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探索走出一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背景下、跨行政区划的教育协同发展道路,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经验。
京津冀地区教育资源密集,教育基础雄厚,2015年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6万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4所,占全国总量的1/10,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开展了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教育交流合作的有效机制,为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教育与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各级政府对教育与科技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概括说主要有:北京市人口过度集中,公共教育服务压力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省份间分布不均匀;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河北省发展基础较差,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落后京津2—3年;一些体制机制、要素流动等隐形壁垒仍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教育协同发展进程。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新矛盾、新问题还会不断出现。弥补公共服务差距客观上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又是一项涉及多个不同地区、不同教育领域、不同发展阶段、多种相关利益主体的深层次教育变革,要放眼长远,锲而不舍,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坚持需求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加大统筹协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序推动部分教育功能疏解,促进教育资源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着力缩小公共教育服务差距,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创新与服务能力,着力探索教育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一是优化提升教育布局功能。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京津冀空间布局,优化首都教育功能,按照区域人口、产业调整趋势,梯次跟进公共教育服务、产业人才支撑服务和科技创新服务,形成“公共教育服务随人走、职业教育随产业走、高等教育随创新变”的互动格局。二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以服务产业和人口转移为重点,发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内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深入推进校际交流合作,促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大对河北省特别是环京津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缩小区域、城乡间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快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以适应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升级为重点,明确三省市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方向,优化三省市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和专业机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组建各领域的跨省市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加大对薄弱地区和学校的对口支援,探索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四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重点,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确定三省市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加大对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提升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水平,优化高等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构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创新资源集聚配置功能、策源地功能和创新驱动引领功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五是创新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划、跨主管部门的教育资源协调配置机制,统筹推进京津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教育政策、优质课程、教学成果、名师资源等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鼓励京津两市加大对河北省生态涵养区教育公共服务补偿力度。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2·26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由李军凯教授牵头,京津冀十多名挂职干部齐心协力,编写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策略研究》一书。该书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研究团队专业。该书研究成员均为京津冀教育系统挂职干部,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亲身参与者,也是教育系统的专业工作者,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涵和重点,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视角来分析问题、谋划思路,是为数不多的系统研究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著作之一。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该书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教育协同发展的要求,在研究借鉴国内外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三是可操作性较强。该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观点鲜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策建议具有较强针对性,对相关部门推进工作具有参考价值。我以为,该书既是京津冀教育系统挂职干部亲身工作实践的生动总结,也是对充分发挥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基础先导作用的理性思考,可为政府部门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帮助,也可为从事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区域教育合作人们的具体工作给予务实指导。我们期待有更多高水平的学术与政策成果,为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