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中华学习网

新中华学习网

要专家找新中华
当前位置:新中华学习网 >> 专家观点>>刘世锦:中国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刘世锦:中国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编者按:“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当前,中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发生重要转变,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关于中国经济会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议论多了起来。那么中国经济是否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中国经济转型的状况如何?短期和中长期发展将会是什么样的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撰文指出,要说清楚这些问题,应将其放在长期分析框架下,并通过国际比较加以讨论分析。从长期增长框架看,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仍会面临诸多困难、风险和挑战,但已不可能落入拉美式的“中等收入陷阱”,因为中国目前达到的发展水平已经远高于当年拉美国家落入陷阱时的发展水平。如果中国经济能够平稳转型,政策上不出现颠覆性错误,完全有可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的行列。全文如下。

中国不大可能落入拉美式的“中等收入陷阱”

二战以后,先后有数十个经济体步入工业化历史进程,大多数并不大成功,只有13个经济体跨过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其间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一种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在人均收入不超过六七千国际元(购买力平价指标)时增长速度回落,陷入缓慢增长、停滞乃至倒退的困境。这些经济体大体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抑制市场力量的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借用大量外债,有的顺应民粹主义的压力,实行难以承受的高福利政策,最终使高增长难以为继,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其典型是部分拉美国家。

另一种是经历了更长一个时期(通常是二三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在人均收入达到1万1千国际元时增长速度出现回落,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并跻身于高收入社会的行列,其典型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新加坡等东亚成功追赶型经济体。这些经济体具有较好的市场基础,同时也有发展导向的强政府发挥作用,实施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增长模式和轨迹与东亚成功追赶型经济体较为相似。近年来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经测算,2014年中国人均收入大体上相当于1万1千国际元,与国际经验显示的增长规律变动大体相符。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已经成功地利用了工业化时期高速增长的潜力。在这个时点上,经济增长条件开始出现一系列重要变化,包括劳动力数量下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放缓,要素成本上升,主要工业产品历史需求峰值出现,等等。于是,经济增长合乎规律地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

从长期增长框架看,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仍会面临诸多困难、风险和挑战,但已不可能落入拉美式的“中等收入陷阱”,因为中国目前达到的发展水平已经远高于当年拉美国家落入陷阱时的发展水平。如果中国经济能够平稳转型,政策上不出现颠覆性错误,完全有可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的行列。

中速增长期将以质量追赶为特征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到中速增长,是一个“转型再平衡”的过程。从需求侧看,以往长时期带动高增长的主要是高投资,随着出口、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这三项主要需求来源的调整到位,高投资将会“触底”。在供给侧,由于重化工业调整相对较慢,部分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了工业品出厂价格近50个月的负增长和工业企业利润一年多的负增长。如果去产能到位,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升,供给侧也有望调整到位。可以预计,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中国经济有很大可能性在一两年内成功触底,进入更具创造性和可持续性的中速增长平台。

中速增长期依然是追赶期。这个判断相当重要。目前,中国人均GDP约8000美元,与发达国家人均GDP四五万美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说以往高速增长期主要是数量追赶,今后将更多地表现为质量追赶。在这一阶段,典型意义上的创新活动比重将有所增加,但大多数活动还是“追赶型”的,仍然需要重视向先行者学习、吸收,但“标的物”由过去的“铺摊子”转到“上台阶”。质量追赶与数量追赶相比,对发展条件、体制和政策环境的要求将有很大不同,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