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文化的重要性正日益展现在我国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文化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
从公共文化服务来看,2014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208.07亿元,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西新工程和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目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覆盖近3万个乡镇(街道)和70万个村(社区);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进一步保护,艺术团体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首先,这种转变的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亲民、爱民、敬民、惠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这是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重要的治国理念和战略部署,构成了文化新常态的牢固基础。多年来,我们很多文化建设项目总是自上而下推行,有不少拍脑袋的政绩工程,人民群众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摸不到门,把不准脉,结果造成不小的浪费。因此,文化新常态是要把文化的根子牢牢扎在群众之中,分析各个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分层分群体服务,细化服务。
文化新常态表现为政府职能在深改中的不断转变。当下我国居民的文化需求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的变化,随着公民素质的提升,随着新的文化习惯的建立,公民内在文化精神心理状况的新常态正在逐步建立。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在适应内在新常态的基础上展开政策管理的新常态。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在“公共”的性质,强调“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让文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进一步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当然均等化不是一律化,而是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改革,分类服务。要关注新的小康条件下我国居民在文化上的升级换代的需求,关注新市民的文化需求,关注当下农村人口的文化需求,关注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关注80后、90后、甚至00后等青少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引导人民群众向更高的文化精神境界迈进。
文化新常态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的新景观,这是百年来的新变革。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习近平提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当下中国传统文化正处在中华文化复兴的道路上,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运用传统文化的伟力,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塑造中华民族自强日新、厚德载物的“最深沉”的精神品格,养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这个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文化新常态,还要用先进的高新科技推动文化的公共服务更上层楼,展示新内容,达到新境界。在北京地铁4号线,随处可见“地铁图书馆”的二维码,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直接进入到阅读界面来免费阅读电子书。全民阅读有了新方式,建设书香社会有了新路径。
总之,文化新常态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抓住当下文化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以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开创文化公共服务的新局面。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上一篇:傅思明:难点在于严格执法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