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中华学习网

新中华学习网

要专家找新中华
当前位置:新中华学习网 >> 专家观点>>保育钧:民营中小企业要走体制、机制创新之路

保育钧:民营中小企业要走体制、机制创新之路

      中共十八大向全世界昭告:2020年要确保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不仅有经济目标,还有政治目标、文化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仅以经济目标而论,实现两个翻番,要在保证效益、提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2020年实现GDP与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这就赋予了民营经济以艰巨的任务和难得的机遇。 

2020年前民营企业的机遇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民营经济应充当主力军。今后若干年内,受国际环境的制约,进出口贸易这驾“马车”的拉动作用可能不如前10年那样大,主要依靠的则是内需这“两驾马车”:即消费和有效投资。近10年来,消费这驾马车每年增长幅度在13%~15%之间,日后即使能实现分配制度改革,消费需求也不可能迅速增长。以2012年为例,这一年的GDP增长率为7.8%,据国家统计局分析,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1.8%,投资的贡献率为50.4%,净出口的贡献率为-2.2%。可以预计,在2020年前,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有效投资。 

    2012年,全国人大批准的投资增幅是18%,但实际上达到了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为19.3%,绝对数达到36.48万亿元。如果以36.48万亿元为基数,即使每年将增速控制在18%,之后每年至少需要投资40万亿元。照此推算,从2012年到2020年这8年间,固定资产投资至少得300多万亿元。这个天文数字,离开民间投资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已经看到投资走向在近几年所发生的变化。2011年,民营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份额已超过50%,2012年超过了61%。今后8年,民营投资的比重必定逐年增加,并至少达到80%,否则翻两番的目标很难达到。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今后主要不是为没有投资空间发愁,而是为自己有无投资发展的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发愁。 

   民营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当今中国,在民营经济问题上,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就是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不平等。十八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同时,发挥政府的调控和服务功能。 

   可以预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民营中小企业遇到的办事难、审批环节多的处境将会大大改观,民营中小企业不必花费过多成本去拉关系、找“靠山”了。民营中小企业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自身发展,这是最大的利好。

      十八大的宏伟目标和艰巨任务,向民营中小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一,在转变发展方式,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民营中小企业能不能自觉主动适应?二,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民营中小企业能不能充当主要角色?三,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中,民营中小企业能不能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发展实体经济,民营中小企业都要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因此,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说,能不能坚持自身体制、制度的创新,坚持管理、技术和经营的创新,就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兴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近年加强了宏观调控,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困难,社会舆论为民营企业做了不少呼吁,希望政府改善宏观调控,减轻民营经济的负担,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改善措施正在逐步实施,并将在今后加以完善。但是,切忌用宏观环境掩盖民营企业自身的弱点和问题。反躬自问,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在体制、机制上,在管理和经营上,还存在种种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加以改进和提高。 

  民营中小企业的联合发展和股份制 

  对于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或者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否突破“单打独斗”的传统发展模式,走联合发展或兼并重组之路。民营中小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产权明晰,动力强劲。正是依靠这些优势,民营中小企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才有了今天这个局面。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些优势的背后,产权封闭、势单力薄的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国际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面对动辄几个亿几十亿的投资项目,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新成果和新产品,民营中小企业仅仅靠一己之力,靠创业之初的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式的模式是难以应对的。形势发展到今天,我们要呼唤企业家精神,发扬企业家精神,就是要走体制、机制的创新之路,突破产权封闭的束缚,联合发展,抱团取暖。 

   联合发展绝不是人为地“归大堆”,更不是搞平调刮“共产风”,再来一次“公私合营式”的“对资改造”,而是要以资本为纽带,创建股份制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化治理。这恐怕是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一场体制、制度的深刻变革。 

   现有的1085万家民营企业中,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股份制公司,还不到4万家。98%以上的企业,股权结构单一、实力有限(平均每户注册资金300万元左右)、管理落后(多数是家族制管理),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正因为形势逼人,才可能倒逼着进行体制、制度的创新。 

   浙江台州的飞跃缝纫机厂就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下成功改制的一个范例。飞跃缝纫机厂原本是私人独资企业,董事长邱继宝多次受到朱镕基总理的表扬。金融危机的到来迫使其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的危险。在地方政府的帮助引导下,邱继宝与当地其他企业重组改造,渡过难关,使企业获得新生。在总结这段经历时,邱继宝深有感触地说,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民营中小企业做得再大,也不过是一只小船。只有组成联合舰队,才能顶得住风浪。 

  在现在法制不健全、社会普遍失信和金融体制垄断的条件下,不可能让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像飞跃缝纫机那样走兼并重组之路。兼并重组仅仅是联合发展的一种形式。 

  对于现在的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实行项目合作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合作的项目多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就会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愿望。 

  各地的商会和异地商会会员之间的互相参股,也是走向联合的一种方式。北京等地的新三板市场,也为中小民营企业之间的并购创造了条件。总之,联合发展、竞争合作、合作竞争,由单个私人资本逐步发展成为联合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 

  机遇属于做好充分准备和高素质的民营企业。

    保育钧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民生研究员高级顾问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