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郭克莎,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民生智库理事长,中国社科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1955年7月生,广东澄海人,研究员。 1992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流通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兼中国商经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参与1999、2000、2001、2002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
首先谈谈对光远老师怎么定位,十个、八个家都可以,马克思去世后,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这里19世纪出了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家卡尔·马克思,我们是不是可以借用这种这说说,我们这里20世纪出了一个杰出的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探索家于光远。我怎么给出的这个界定?探索是两个含义,他是哲学家的精神,时时在思辨,他探索家的精神突出体现是不左右摇摆,中国风派很多,光远同志从来不当风派。第二谈谈关于三大问题讨论,我认为六十年代初进行的关于经济比例关系、经济核算、经济效果三大问题讨论,意义可以分为三点。第一是总结了大跃进的教训,第二是触动了计划经济的弊病的讨论,我们当时讲比例失调,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是跟总结的短缺经济学,投资饥饿症有相似之处,我们三大问题的讨论实际上触动了计划经济弊病的讨论,时间太短也就是59年下半年到62年初期搞了三大问题讨论,时间太短很少有著作出来,但光远同志写了著作,这对三大经济弊病应该说有很大的历史贡献。第三个意义是为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市场体制改革打下一定的基础。三大问题讨论对改革开放的意义,经济学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个意义是很大的,因为历史有一个过程。我是就三大问题讨论讲一讲对于光远的方法,经济学里边提倡分析,可惜运动环境太多,风险很大,但是我翻了一下《经济研究》,他、林子力和马家驹同时写了一篇文章,研究产品分配问题,对劳动报酬和土地报酬的关系做了很详细的分析。这篇文章后来很少有人研究,我提议这篇文章值得好好研究,当时他做了一定程度初步的计量分析和实证分析,分配问题研究受到政治运动干扰,文章发表以后差不多二十年,这个问题研究停留在一个范围内。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进行了四次、五次按劳分配的讨论会,这是拨乱反正,拨乱反正以后才能有下一代人对分配问题进行实证和计量分析。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推动了八九十年代分配问题研究进入实证和计量研究分析的渠道,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对于光远的经济思想做进一步研究。
郭克莎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
此文是郭克莎在中国民生研究院、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举办的于光远追思会暨于光远经济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下一篇:郭爱先:饮水思源忆于老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