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次取消、下放和合并的314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投资、社会事业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等领域,特别是在民间投资、资本市场以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领域,取消或者清理了相当一部分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为民间投资和小微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的意图跃然纸上。
然而,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的意义远不在此。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等,政府都要退出,这等于大大压缩了行政审批事项存在的制度空间。站在真正的市场经济角度而言,削减行政事项意味着,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行为边界的实质性调整。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契约经济,市场经济亦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然而,大量行政审批的存在,使政府参与了很多本应属于市场决定的事项,市场配置资源变成了政府决定资源的投向和对象,从而造成了资源的错配。同时,政府掌握大量的审批权,这意味着,在缺乏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政府寻租的空间被拓展。特别是,当政府行政审批权力过大,或者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这无疑会影响市场的活力,影响创业的热情。从欧美等市场化国家来看,那些企业强大,产业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行政审批事项很少,创业环境自由。
以民间投资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为例,中国的审批事项之多令人咋舌。中国资本市场20多年的发展证明,过多的行政审批事项,影响了上市公司资源的配置和市场的活力,并且滋生了诸多内幕交易,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次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中,涉及诸多关于上市公司收购和民间投资的事项,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本质上是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断调整的过程。政府逐渐退出一些经济领域,企业、市场和公民获得相应的自由和权利,这是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制度变迁的基本逻辑。中国要真正建立现代社会,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行政审批制度的削减是必须的。只有通过削减政府在相关领域的审批权,才能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才能尊重市场的选择,也才能为创业者创造自由的投资环境,经济的发展才有持续的活力。
当然,要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需要长期的努力。除了破除观念障碍之外,更重要的是打破各种利益格局,特别是部门利益的阻碍。行政审批涉及很多部门的利益,取消一个比增加一个要难很多。尽管从数量上看,十多年来,中国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已经高达70%,但事实上,剩下30%的行政审批事项,未来取消或者清理的难度更大。一些被取消的审批事项可能会借行业协会等“借尸还魂”,一些新的审批事项会悄然出炉。这些都决定了改革行政审批,打造有限政府,仍然任重道远。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