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4月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吴敬琏在2012金融四十人年会上表示,最近中国上下推进全面改革的呼声高涨,出现了形成新的改革共识的可能性。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两会精神解读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吴敬琏表示,关键一点在于,本世纪初以来出现了另外一个顶层设计,于是现在就需要来比较,和原来的顶层设计相比,哪一个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加有可能成功。
吴敬琏指出,八十年代下半期中国已经开始顶层设计探索,直到1992年十四次代表大会,中国终于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当时的顶层设计。所谓市场经济,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此后,两会精神解读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1997年十五次代表大会又提出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照这一套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到20世纪末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被确立起来。
但随后,这种顶层设计受到质疑。吴敬琏表示,本世纪以来,两会精神解读这种质疑变得越来越强。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框架还存在很大缺点,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国家部门,包括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国有经济对于市场的控制。2003年前后,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越来越牵扯到政府和政府官员自身的权力利益,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真正开始崛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觉得没有改革的必要,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特别是进行革自己的命的改革,于是改革开始暂缓下来。
吴敬琏指出,当改革暂缓下来,由于权力对于市场的干预,寻租活动无法禁止,于是,它造成一种机会,使支持旧体制和旧路线的人们利用民粹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演说来误导大众,对市场化改革提出质疑。同时提出一个药方,用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扩大对国企控制力度的办法来制止腐败、贫富分化,这形成一个怪圈:政府和国企的控制力量越强,寻租的制度基础越大,腐败更加严重;腐败更加严重,在某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下,就动员人们攻击改革、来要求强化国有部门。
吴敬琏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另外一个顶层设计,就是强势政府、大国企,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用海量投资来支持高速增长。开始人们称之为北京共识,后来叫做中国模式。强势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最重要的表现,一是所谓高铁奇迹,另一个是地方政府依靠强大的动员资源的力量,注入海量投资,实现超高速度增长。这一跟过去三十年改革相反的道路,被认为是更加正确的模式。
“现在重新再提出顶层设计问题,实质就是要弄清楚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吴敬琏指出,现在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出现了形成新的改革共识的可能性。经验和理论分析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强政府、大国企、发展研究中心海量投资这样一套东西所构成的中国模式,问题正在越来越充分的暴露出来。
在吴敬琏看来,新的改革共识不应脱离过去30年来中国改革的基础,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迈一步。南巡讲话以后改革存在的一个最大缺陷就是不像1980年或1986年邓小平提出加快经济改革同时提出加快政治改革。当前,发展研究中心政府职能界定和国有经济“进退”调整,都涉及到政治问题,若不触及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也落实不好。“希望十八次代表大会重新肯定中国原来的顶层设计,并将其向前推进。”吴敬琏说。
此外,吴敬琏认为,要重视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互动,顶层设计不是从上到下硬贯一套东西,而是要跟基层创造性和民众诉求联系起来。上海从前年开始国有资本退出几十个竞争性行业及去年开始的增值税扩围,发展研究中心都是很有意义的改革措施。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