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我们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全体中国人民一道欢欣鼓舞,庆祝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这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是全体共产党员的盛大节日,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盛大节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经过近百年艰苦奋斗的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昂首阔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和实现中国化,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先烈为革命而献身,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广阔前景。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经历了90多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性成就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五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国内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国际上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这一切的成就,都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下取得的。可以说,没有理论创新,就不可能有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也无法提出新的重大方针和一系列重大举措。
五年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都与理论创新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成就与理论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促进和推动了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又进一步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显著增强,这是理论创新力量的体现。
党的创造力,说到底就是我们党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因事而变采取正确应对方针政策的能力。这种力量源于正确的理论和理论的创新。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发挥党的创造力,才能既不会因墨守成规而裹足不前,也不会因理论混乱而改旗易帜。一个党失去创造力注定是要衰败的。过去先进并不注定永远先进,过去成功并不注定永远成功,关键在于有永葆青春的创造力,必须保持理论的不断创新。这正是我们党成功的秘密所在,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秘密所在。
党的凝聚力,体现在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的凝聚力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体现在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凝聚力是向心力,它源于正确理论的指导。理论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思想黏合剂,坚持正确理论,不断创新理论,全党才能步调一致,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
党的战斗力,既是健全的党的组织力量,更是一种理论力量。理论战斗力,就是抵御一切有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政权巩固、诋毁中国道路的错误理论和西方价值观侵蚀渗透的力量。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证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必然导致全党思想混乱,进而导致行动上的混乱,丧失战斗力、溃不成军或不战而降。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坚守理论创新阵地、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坚持发展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就。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力,同样取决于它的理论创新能力。没有正确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是不可能有领导力的。尤其是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面对国内复杂矛盾和重重险阻,会由于缺乏理论支撑而束手无策。无论面对国内深化改革的繁重任务,还是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党都能应对自如,不断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迈进,原因在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表现在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新政策,表现在中国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而这也是党的领导力更加巩固、更加有力的体现。
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反腐倡廉,精准扶贫,围绕住房、医疗等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不断调整政策、改进措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政策执行坚决彻底、成效十分显著,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力。
对我们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者来说,没有什么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从事研究更光荣、更伟大、更激动人心的任务。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生逢其时,赶上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专业知识的奋进时代。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总结实践成果,推动理论创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