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经持续高增长了30年,今后8%—9%的增长应该是常态,而且越往后越会逐步降低,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就像一个人的发育,在青春期迅速抽条长个儿,以后就会逐步稳定下来
经济增速仍处合理区间
●明年经济增速即使再回落也不会到8%以下
记者:今年一至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分别为9.7%、9.5%和9.1%,这种逐季下行的走势是因为受到世界经济影响,还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调控?
王一鸣: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刺激政策逐步淡出和由此带来的需求因素变化,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其内在合理性。我们不能将政策刺激下的两位数增长率作为一种常态。从全年看,我国经济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与潜在增长水平基本是一致的,在世界范围比较,中国仍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减轻物价上涨压力,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还有利于把各方面的注意力引导到调整结构和提高增长质量效益上来。经验表明,在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下,增长速度过快,提高居民消费率、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等结构调整目标很难落到实处。
记者:从转方式的角度看,适当控制GDP增速已是共识,但放慢到什么程度我们能承受?GDP增幅下降的“底”在哪里?
王一鸣:判断我国经济增速的合理区间,最重要的是看经济增长速率与潜在增长水平是否大体一致。通常认为,我国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在8%—9%之间。2009年一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GDP增幅曾经到了6.6%,回乡的农民工一下子增多。目前我们看不出明年经济有这么大幅下降的可能,即使再回落一些,经济增速也在8%以上,也在潜在增长率范围之内。从各方面条件看,是可以承受的。
经济增长度过“青春期”阶段
●今后一二十年,我国经济将逐步进入减速阶段
记者:如果按这个势头,明年经济增长会不会进入“8”的轨道?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的增长?
王一鸣:明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大。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发达经济体财政金融风险进一步释放,世界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国内环境总体有利,经济增长的支撑动力依然强劲。受水利和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投资增速依然会保持在高位;最终消费在就业状况改善、工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将保持较快增速;出口受全球经济减速、贸易条件恶化和出口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初步预测,明年经济增速将在今年增长9%以上的基础上略有下降。
中国经济已经持续高增长了30年,今后8%—9%的增长应该是常态,而且越往后越会逐步降低,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就像一个人的发育,在青春期会迅速抽条长个儿,以后就会逐步稳定下来。
记者:过了“青春期”的中国经济今后会是什么样的增长趋势?
王一鸣:“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有利条件较多,但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产能扩张速度放缓,投资需求将有所减弱,但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会有所增强;国内经济较快增长和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将使我国进口增速持续大于出口增速,外需的贡献减小。
从供给方面看,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引发储蓄率、劳动力供需条件等宏观经济变量逆的变化,将导致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供给增速放缓,加之技术进步的贡献短期内难以明显上升,土地和能源供给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加剧,从而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产生影响。
综合来看,“十二五”时期以及今后一二十年,我国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这也是正常现象。对经济增速的回落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要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要看到,经济增速放缓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潜在增长率由高到低变化
●2011—2015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在8%—9%之间
记者:您频频提到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其内在逻辑是什么?8%、9%这样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王一鸣:潜在增长率,通常是指一个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各种资源得到优化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水平。从中长期看,可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是由潜在增长率决定的。实际经济增长水平围绕潜在增长率上下波动,实际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过多,会导致资源供需紧张,引发通货膨胀,并对能源资源环境等因素带来影响;实际增长率大幅低于潜在增长率,则意味着资源闲置,失业攀升,并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潜在增长率究竟是多高,主要取决于资本、劳动投入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据我们测算,2011—2015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8%—9%之间,2015—2020年将下降到7%—8%之间。这一预测与国际机构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预测,2011—2015年我国潜在年均经济增长率将回落到8.4%,2016—2020年将进一步回落到7%。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变化态势是什么?
王一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经历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过去30多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为10%左右,但有些年份增长率明显高于10%,如1993年增长率达到14%,2007年也达到14.2%,而有些年份又明显低于潜在增长率,如1989年和1990年分别为4.1%和3.8%。
从年度看,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或低于潜在增长率,主要是受到需求因素影响。由于消费需求相对稳定,投资需求和外部需求变化对短期经济增长影响较大。今后,同样会出现年度增长率高于或低于潜在增长率的情况。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更美好
●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仍有许多有利条件
记者: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30年的高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10%。我们知道,这30年的高增长动力来自各个方面,比如说,改革解放了长期被束缚的生产力,开放及中国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等等。与前30年比,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经济能否续写高速增长的奇迹?
王一鸣:如同其他经历过高增长的国家一样,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迈进中等收入阶段后,潜在增长率将逐步下调,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但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走向未来,我们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仍有许多有利条件:
一是国内消费市场加速扩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巨大的消费潜力可以转化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二是人力资本提升空间较大。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放缓,由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带来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与此同时,政府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加之家庭规模缩小和收入增长,使人均人力资本投入明显提高,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近年来,中国大幅增加科技投入,今后一个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掌握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将取得更大进展,从而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四是城市化加速发展。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加上已经进城的农村转移人口逐步转化为城市居民,将创造出巨大的城市住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以及生活方式改变形成的消费需求。五是区域回旋空间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但在客观上也形成了要素和产业发展的互补性,增大了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沿海地区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向内地转移,这种转移过程使低成本比较优势在更长时期内得以延续,从而使经济高速增长周期进一步拉长。
当然,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外环境有的正在发生变化,如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外部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有的将要发生变化,如高储蓄率将发生调整,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难度增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明显强化等。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已经和正在采取的措施必将取得成效,从而为中国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创造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