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在一些发达国家盛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摩擦、经济动荡等因素使得全球贸易模式悄然改变。“一带一路”倡导的多边主义的中国方案,在应对世界贸易挑战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
共商,就是集思广益,“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市场主体在平等、共商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截至2019年4月中旬,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方已与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4份合作文件,其中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发达国家公司、金融机构与中国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依法妥善化解“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商事争端,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2018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为共商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共建,就是把双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需要所有国家一起合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独立完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但是建设是需要参与国家各施所长,各尽所能。为此,中国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非盟、欧盟等相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结合起来,推动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进行协同发展。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惯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推动各方共同参与。例如,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也是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非洲国家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对基础设施等互联互通项目的投资,带动非洲的工业化发展,实现减贫和发展的“非洲梦”。中非经贸合作也由一般贸易向产能合作升级,从工程承包向投资和金融合作升级。事实证明,“一带一路”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不是由中国主导的,而是中国和所有“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推进建设的。
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符合参与国家发展合作的现实需求。与贸易单边主义的主导国家利益优先的原则不同,“一带一路”共享发展的成果,推动了自由贸易,减少了制度成本。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签订的合作文件及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等,降低了贸易壁垒,促进参与国家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基础设施,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据公开报道,“一带一路”建设180亿美元的投资,就为世界创造16万以上的就业岗位。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格局基本成型,铁路、港口、公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合作稳步推进,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加了就业机会,减少了贫困人口。“一带一路”不是独角戏,是大合唱。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让“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及人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重要贡献,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以来,中国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丰富了新形势下多边主义的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