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中华学习网

新中华学习网

要专家找新中华
当前位置:新中华学习网 >> 专家观点>>刘志兵: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

刘志兵: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八个方面部署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其中第四个方面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7月3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今天,我们就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交流。首先,我们明确两个基本概念:

  1.基层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

  理解这个概念,需要从政党的组成要素谈起。大家知道,政党是现代政治的显著标志。目前世界上大约90%的国家存在政党,大多数为资产阶级政党。政党主要由组织、规则、成员三大要素组成,其中,组织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议会党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系统,按照党章规定,主要有三级组织: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7月3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要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在这里指的是一个概念。

  2.基层党组织的类型

  党章第五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不属于党的一级组织。

  实际工作中,根据单位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又可以分为: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等等。

  下面,我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精神、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就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向同志们交流三个方面的问题:1.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2.准确把握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3.切实提高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万丈高楼平地起,强党首先要强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

  (一)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关于组织建党的原则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自身的实践经验,从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党的基层组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基层组织单元是委员会。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俄文译稿)》,第七条规定:“凡是有党员五人以上时,必须成立委员会”。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条规定:“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各组组织,为本党组织系统,训练党员及党员活动之基本单位,凡党员皆必须加入。”“组”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单位。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第五条规定:“凡有党员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小组”。由此,党的基层组织单位改称“小组”。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第五条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每支部公推书记一人或推三人组织干事会,隶属地方执行委员会”。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指出:“在现在的时候,组织问题为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倘若扩大执行委员会关于组织问题的议决案不能实际地实行,则吾党决不能前进”。并规定:“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有三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至此,“支部”作为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最基本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1925年5月,“五卅”运动后,中央总结发展党员和开展党支部建设经验教训,对支部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于1926年1月29日发出《中央组织部通告第二号——加强支部工作与组织统计工作等[全国职工运动讨论会议决案]》,并于5月15日在《校刊》发布了《支部的组织及其进行的计划》。《计划》共8个部分54条,在阐明支部的组织意义基础上,规定了支部教育和宣传的标准、支部外部煽动和活动原则、支部会议的内容和要求、支部书记的责任、教育宣传员的任务、支部书记会议、支部的技术工作等。这是建党初期关于支部建设的重要文献,标志着我们党在支部建设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理论。

  1926年7月,在上海召开第三次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通过《组织问题议决案》,总结了党的发展的经验和缺点,指出存在着“支部工作尚未真正建立”“党的机关不健全”等缺点,再次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第一次提出“要能做到布尔塞维克化”和“实行‘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强调党支部在区域和社会组织中发挥核心作用,要把党的基础放在支部上,建立强有力的支部干事会(支部委员会),以领导支部的工作。这是加强支部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议决案》,要求“中央应该尽力使党的基础建立在产业支部上面,并使所有大工厂、铁路、码头等都有我们的以支部为基础的组织,积极在广大工人群众中做政治工作,这才是真正领导工人群众。”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中,第十二条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确立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十七条规定:“党的组织系统为:全国——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省——省代表大会——省委员会,市或县——市或县代表大会——市或县委员会,区——区代表大会——区委员会,生产单位——支部党员全体大会——支部干事会”,明确规定党的组织系统分为五个层级,并首次在党章中把党的支部单列一章,明确“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对支部的组织设置和工作任务作出了新规定。

  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三章党的组织系统规定:“(甲)在每个工厂、作坊、商店、街道、小市、镇、军队等中: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干事会。(乙)城区或乡区内:区党员大会或区代表会议——区委员会。(丙)县或市的范围内:县或市代表会议——县或市委员会。(丁)特别区(包括几县或省之一部分):特别区代表会议——特别区委员会。特别区的组织,如有必要时,得由省委决议成立之。(戊)省:省代表大会——省委员会。(己)全国:全国大会——中央委员会。(庚)为易于指导各党部工作起见,中央委员会,得按情形之需要,在数省范围内成立中央执行局,或中央特派员”。把党的组织系统分为七级。应该说,在党的七大之前,中共确定的基层党组织就是党支部。

  1945年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第十六条规定:“党的组织系统如下:(一)在全中国,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国代表合议。(二)在省、边区、地方,是党的省代表大会,边区代表大会,地方代表大会,省委员会,边区委员会,地方委员会,省代表会议,边区代表会议,地方代表会议。(三)在县,是党的县代表大会,县委员会,县代表会议。(四)在城市,是党的市代表大会,市委员会,市代表会议。(五)在城市中或乡村中的区,是党的区代表大会(或区全体党员大会),区委员会,区代表会议。(六)在每一工厂、矿山、农村、企业、街道、连队、机关和学校,是全体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支部代表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把党的基础组织从党的支部拓展至党总支和基层党委。

  1939年5月和6月,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同志分别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发表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和《党的支部》,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文献,其中关于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整论述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并对党支部的地位、设置原则、基本任务等支部工作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

  1945年5月,刘少奇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经验,全面论述了党的基层组织理论,进一步扩大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内涵,标志着基层组织建设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在理论上已经成熟。

  在军队中,支部建在连上,打牢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使党的领导直达基层,从而解决了近代以来领军史上的军队为个人所有、跟人不跟党的顽症。

  人民军队创建之初,党的组织主要建立在团级以上单位,组织不健全,无法切实掌握部队,加上部队几经挫折,作战失利,环境艰苦,部队思想混乱,军心不固。贺龙元帅曾回忆说:“那时候的军队,就像抓在手里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会散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至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5000多人的队伍已不足千人。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领导进行了我军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有两项重大成果,一是支部建在连上,营团建立党委,班排建立党小组,使党的领导直达基层,直达每一名士兵,党组织成为团结和领导士兵群众的核心;二是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队内部民主,极大地调动了官兵的主人翁责任感。这两项重大举措,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罗荣桓元帅回忆说:“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毛泽东同志回忆说:“为了加强共产党对部队的领导,首先开始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做到班有党员,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在连以上各级都设立党代表,从此这支部队完全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措施和方法,肯定了支部建在连上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1928年10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过去党没有注意基本组织——支部。……党必须彻底改造,从支部改造起……党要注意党的基本组织——支部,实现‘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

  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同志在一封信中肯定红二、四团,“一个子弹不问过党不能支配,他们是绝对的党领导。这也可以说是帮助四军党的领导加强的原因”。

  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水口叶家祠堂主持了我军历史上的首次连队建党活动,他对各连党代表叮嘱道:“一个人活着要有心脏,党支部就是连队的心脏,把连队党支部建好,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才能使党的血液流贯我们这支部队的全身。”水口连队建党成为真正把“支部建在连上”付诸实践的开端。后来,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时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此以后,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把党支部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使其在伟大工程、新的伟大工程及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基础作用。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并发出通知,通知强调:“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可见,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

  锻造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的组织支撑。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中央有号召,全党一盘棋,每个党员都有行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列宁曾如此阐述组织程序的极端重要性:“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在《进一步,退两步》中,列宁引用考茨基说过的一段话:“无产阶级在他还是孤零零的个体时是没有什么力量的,他的全部力量,他走向进步的全部能力,他的一切希望和愿望,都是从组织中,从他和同志们的有计划的共同活动中汲取来的。”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作为构成党的组织体系的细胞,基层党组织对于全党肌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力,体现先进性和纯洁性,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有了坚强的基础。

  基层党组织遍布于社会各领域,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根本地要靠基层党组织落地生根。党的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强弱,决定着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千千万万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就能形成磅礴的力量。

  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首要和贯穿始终的就是:把党支部建在最基层,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是任何敌人都打败不了、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的。1943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发表《组织起来》的讲话,号召边区一切力量组织起来,组织起来就“无敌于天下”。我党打不垮、拖不烂、愈战愈强的原因,就在于强大的自组织能力。革命战争年代最鼓舞人心的话就是“找到组织”“组织来了”。找到组织就有了方向,组织来了就有了希望。我们党靠群众路线,靠基层党组织来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唤起工农千百万”,取得了一个个的胜利。我党我军在淮海战役中之所以能以60万军队打败国民党80万军队,根本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援,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个力量是怎么来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基层党组织在宣传、组织、动员群众中发挥了极端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力强的原因,认为中国军队有一个叫党支部的组织发挥着作用。孙中山先生当年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看重的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组织力,中国共产党一加入,人民大众就动员起来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形势就形成了。

  和平建设时期,基层党组织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是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是执政之基、发展之基、稳定之基。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提高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建设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和组织保证。

  我们党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遍布全国各地,直达基层。把这样一个大党严密地组织起来,步调一致地行动,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靠什么呢?就是靠共同的理想、靠严明的纪律、靠民主集中制。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组织、宣传、动员、影响群众的桥梁纽带,党的一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来执行,离开基层党组织,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比如,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党的最大优势,这个优势的取得,除了靠党的政治、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正确外,大量的还是靠基层组织来落实。如果基层组织出了问题,党群、干群关系不好,侵害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得不到很好解决,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不好、形象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对于基层群众来说,加强党的建设,最深切感受到的就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反腐败斗争和作风建设,最深切感受到的就是解决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大项国家工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这个政治优势,取得了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我们党的这一政治优势是很多国家政党所羡慕的。在与外国同行交流中,他们每每谈起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优势,都表示值得学习借鉴。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完成使命任务的客观需要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使命任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部署和举措,只有通过基层党组织才能完成“最后一公里”的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遇到一些新的情况。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社会组织和新的经济组织,传统的组织体系出现了“空白”,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出现了“盲点”,部分领域出现了“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找不到党员”的现象,“组织边缘化”党员多起来。这就需要在这些“两新”组织中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同时,原来的社会组织中的党支部也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多元而出现弱化。主要表现有:

  1.“党员与党组织相分离”。一些党员到其他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中工作,成了游离于原来所在党组织的流动党员,党员的教育管理跟不上,而原来的党组织成了没有党员的空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就会影响党的自身建设的组织基础。

  2.“党组织与其他组织相脱节”。一些“两新”组织没有及时建立党的组织,无法使党的领导直达所有基层,无法使党和社会各方面发生有力联系。这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拓展党的群众基础带来挑战。

  3.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凝聚力吸引力有所下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员的一切经济基础和生活基础基本上都在单位,其个人利益与所在单位利益密切相关,单位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吸引力很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多元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原来所在单位大包大揽的情况转变为许多事情所在单位和基层党组织不再直接管理,而是实行社会化管理,由此带来的情况是,党员群众遇到困难问题时,更多地求助于各种社会关系,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被弱化。

  以上这些情况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另一方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务艰巨,面临诸多新情况新困难新挑战,需要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冲锋陷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外部力量的遏制、各方面利益诉求的顾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挑战、党员成分变化对党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都需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搞坚强,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强有力的领导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完成使命任务。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完成好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政治、组织和领导保证,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各方面建设。学习工作中感觉到,当前尤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力:

  (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正式提出这个重要论断。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提出了组织力的概念,并把政治组织力的强弱作为决定中日两国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加以比较。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我们说,组织力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把广大党员、群众和各种社会力量有效组织、凝聚起来,为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共同奋斗的能力。组织力不仅仅是组织的内部能力,它是一种获得追随者的能力。一个组织,只有使追随者真诚地集合在自己身边,并引导他们自觉地沿着指定方向前进时,组织力才能真正产生出来。组织力的大小,从追随者的多少就能看出来,追随者越多,那么组织力就越大。我党强大的组织力,很重要的是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追随拥护上。

  长征中,我党我军走一路、打一路、宣传一路,把革命的种子撒播大半个中国,毛泽东同志形象地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时,国民党贵州沿河县邮政局局长戴德初在给其上司的报告中说:共产党“标语之多,满街满衢,门窗户壁,书无隙地。人心归附,如水下倾。”

  红军“扩红”时,当时兴国全县23万人口,就有8万人参军参战,编入主力红军的有5万;川陕苏区首府所在的通江县不足23万人口,有5万人自发参加红军。红军到达中甸县城,归化寺僧众及商人、富户打开仓库,出售粮食、盐、糖等物资给红军,短短两天时间,红军就筹集粮秣约10万斤。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这些都体现了我党我军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对于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一个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来说,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强弱是影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因素。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党在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由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组成。

  政治领导力,主要指对党的政治路线以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的准确理解把握及实践执行能力。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切实加强对党组织范围内各领域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

  组织覆盖力,主要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基层社会各领域各群体的能力。要着力形成严密完善、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的基层组织格局。

  群众凝聚力,主要指基层党组织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要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把群众凝聚起来,引导群众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确保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定盘星”。

  社会号召力,主要指党组织号召动员人民群众的能力。要坚持用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激励、影响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发展推动力,指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努力。

  自我革新力,是基层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是基层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动力来源。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党内监督,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突出政治功能

  政党本质上是代表特定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有着鲜明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功能是第一位的功能。政党的一切建设、活动、工作,根本上都是为加强政治建设、贯彻政治纲领和实现政治目标服务的。这是政党与一切普通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离开政治目的的政治活动,政党就丧失了其作为政党的本质属性。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政党才能成其为政党,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

  基层党组织作为构成党的组织的细胞、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不能混同于一般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同时,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政治属性、发挥政治功能中,还要注意发挥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服务功能。中国共产党既是无产阶级政党,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长期执政党。从根本上讲,这两个功能是一致的,服务人民就是最大的政治,发挥政治功能就要更好地服务人民。作为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强化政治意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一切建设和工作都要为实现党的政治目标服务。这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其他社会组织建设最本质的区别。

  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党组织的政治属性、政治功能得到强化。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错误判断,致使党的工作重心出现偏离。受此影响,党支部围绕“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政治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被弱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基层党组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逐渐强化服务功能,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在有些党组织中出现了另外一个倾向,忽视政治功能的发挥。如在有的农村、企业和新经济组织中,片面强调为生产经营服务;在社区中,片面强调为生活服务;在机关事业单位和新社会组织中,片面强调为社会服务,政治属性淡化,甚至把党组织混同于一般社会组织,党支部的政治活动被边缘化、形式化,甚至庸俗化,基层党组织出现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甚至个别单位政治生态恶化,正气不彰,邪气上升,党的组织形同虚设。因此,必须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属性,突出政治功能,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科学定位党支部功能,体现和复归党的政治属性。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各种风险和挑战相互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必须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这就要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认识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重要保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党极端重要,必须担负起执行和维护纪律的责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个关键,坚持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为党的建设把好纪律关。坚决防止和纠正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要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和严起,坚持好党内生活制度,坚持落实好“三会一课”,强化党性原则,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批评,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干干净净为官,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强化对党员的政治训练和党性锻炼,组织经常参加党性教育,进行党性分析,在实践中自觉接受党性考验和政治历练,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加强政治能力训练,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敢于负起责任、挑起重担,打头阵、啃“硬骨头”、涉险滩,用行动诠释忠诚、用担当彰显信仰。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各种风险和挑战相互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必须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这就要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认识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重要保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党极端重要,必须担负起执行和维护纪律的责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个关键,坚持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为党的建设把好纪律关。坚决防止和纠正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要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和严起,坚持好党内生活制度,坚持落实好“三会一课”,强化党性原则,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批评,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干干净净为官,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强化对党员的政治训练和党性锻炼,组织经常参加党性教育,进行党性分析,在实践中自觉接受党性考验和政治历练,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加强政治能力训练,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敢于负起责任、挑起重担,打头阵、啃“硬骨头”、涉险滩,用行动诠释忠诚、用担当彰显信仰。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各方面建设。学习工作中感觉到,当前尤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力:

  (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正式提出这个重要论断。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提出了组织力的概念,并把政治组织力的强弱作为决定中日两国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加以比较。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我们说,组织力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把广大党员、群众和各种社会力量有效组织、凝聚起来,为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共同奋斗的能力。组织力不仅仅是组织的内部能力,它是一种获得追随者的能力。一个组织,只有使追随者真诚地集合在自己身边,并引导他们自觉地沿着指定方向前进时,组织力才能真正产生出来。组织力的大小,从追随者的多少就能看出来,追随者越多,那么组织力就越大。我党强大的组织力,很重要的是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追随拥护上。

  长征中,我党我军走一路、打一路、宣传一路,把革命的种子撒播大半个中国,毛泽东同志形象地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时,国民党贵州沿河县邮政局局长戴德初在给其上司的报告中说:共产党“标语之多,满街满衢,门窗户壁,书无隙地。人心归附,如水下倾。”

  红军“扩红”时,当时兴国全县23万人口,就有8万人参军参战,编入主力红军的有5万;川陕苏区首府所在的通江县不足23万人口,有5万人自发参加红军。红军到达中甸县城,归化寺僧众及商人、富户打开仓库,出售粮食、盐、糖等物资给红军,短短两天时间,红军就筹集粮秣约10万斤。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这些都体现了我党我军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对于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一个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来说,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强弱是影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因素。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党在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由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组成。

  政治领导力,主要指对党的政治路线以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的准确理解把握及实践执行能力。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切实加强对党组织范围内各领域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

  组织覆盖力,主要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基层社会各领域各群体的能力。要着力形成严密完善、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的基层组织格局。

  群众凝聚力,主要指基层党组织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要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把群众凝聚起来,引导群众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确保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定盘星”。

  社会号召力,主要指党组织号召动员人民群众的能力。要坚持用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激励、影响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发展推动力,指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努力。

  自我革新力,是基层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是基层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动力来源。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党内监督,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突出政治功能

  政党本质上是代表特定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有着鲜明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功能是第一位的功能。政党的一切建设、活动、工作,根本上都是为加强政治建设、贯彻政治纲领和实现政治目标服务的。这是政党与一切普通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离开政治目的的政治活动,政党就丧失了其作为政党的本质属性。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政党才能成其为政党,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

  基层党组织作为构成党的组织的细胞、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不能混同于一般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同时,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政治属性、发挥政治功能中,还要注意发挥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服务功能。中国共产党既是无产阶级政党,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长期执政党。从根本上讲,这两个功能是一致的,服务人民就是最大的政治,发挥政治功能就要更好地服务人民。作为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强化政治意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一切建设和工作都要为实现党的政治目标服务。这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其他社会组织建设最本质的区别。

  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党组织的政治属性、政治功能得到强化。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错误判断,致使党的工作重心出现偏离。受此影响,党支部围绕“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政治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被弱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基层党组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逐渐强化服务功能,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在有些党组织中出现了另外一个倾向,忽视政治功能的发挥。如在有的农村、企业和新经济组织中,片面强调为生产经营服务;在社区中,片面强调为生活服务;在机关事业单位和新社会组织中,片面强调为社会服务,政治属性淡化,甚至把党组织混同于一般社会组织,党支部的政治活动被边缘化、形式化,甚至庸俗化,基层党组织出现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甚至个别单位政治生态恶化,正气不彰,邪气上升,党的组织形同虚设。因此,必须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属性,突出政治功能,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科学定位党支部功能,体现和复归党的政治属性。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各种风险和挑战相互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必须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这就要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认识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重要保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党极端重要,必须担负起执行和维护纪律的责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个关键,坚持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为党的建设把好纪律关。坚决防止和纠正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要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和严起,坚持好党内生活制度,坚持落实好“三会一课”,强化党性原则,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批评,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干干净净为官,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强化对党员的政治训练和党性锻炼,组织经常参加党性教育,进行党性分析,在实践中自觉接受党性考验和政治历练,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加强政治能力训练,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敢于负起责任、挑起重担,打头阵、啃“硬骨头”、涉险滩,用行动诠释忠诚、用担当彰显信仰。

  (三)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选好党支部书记,没有一个好带头人,就带不好一班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党支部书记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在基层得以落实的“领头雁”。一个支部,带头人强了,就差不到哪里去;反之,也就好不到哪里去。必须将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

  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一是配备强,二是管理培养好。在配备上,党组织书记是主官,对党性原则、务党能力、统班子带队伍能力要求都很高。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既要发挥好上级党组织作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鼓励返乡创业能人、“一村一大”、复退军人、退休机关干部、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带头人等群体的人员竞选基层党组织书记,又要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严格按照“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的方式选优基层党组织书记,切实让那些政治上强、能力突出、办事公道正派、群众基础好的想干事、能干事的能人走上基层党组织核心岗位,成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

  在管理培养上,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通过谈心谈话、约谈函询、听取汇报、工作指导、监督检查等形式,督促基层党组织书记强化“主业”意识和“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和领导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履行好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要重视培养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能力。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了《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规定:“着眼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干部队伍,以提高发展经济、改革创新、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等能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工作繁重,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较多。越是这样,越要加强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训练。

  《规划》对基层干部培训提出了四项主要措施:“(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每年安排200名左右基层干部到省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参加示范培训。(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组织部每年安排不少于1/5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参加培训。(3)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组织部按照职责抓好基层干部培训,确保全覆盖。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每年分期分批将党支部书记轮训一遍,加强基层党务干部培训。(4)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负责本系统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大对‘一把手’的培训力度,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这是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必须严格按要求贯彻落实。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最突出的位置,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把握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在大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教育,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加强党性教育,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宗旨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政德修养、品行作风,进一步牢固信仰之基、从政之基、廉政之基。加强专业化能力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明显增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专业精神进一步提升。通过严格系统的培训,使学习培训的过程成为思想提纯、灵魂回炉的过程,提高党员、干部实际工作能力。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