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作了关于“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今天,我们围绕这个题目进行集体学习,目的是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认识,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此庆祝党的97岁生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实际上是全面从严治党思路的深入展开,我们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理解把握。
一、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的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怎么理解?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特殊的政治特性、政治品质决定的。第一,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组织所没有的特殊的政治特性和政治品质。当前社会上,无论国内国外,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组织,有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团体、俱乐部等,而且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系统、组织规则。但是,这些组织并不具备政治组织的功能,因为它们没有政治组织的特性。由此,从组织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政治组织,她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所没有的特殊的政治特性和政治品质。
第二,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政党所没有的特殊的政治特性和政治品质。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包括资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等。而且每个国家基本上都有不止一个政党,比如,中国就不只有共产党这一个政党,还有很多民主党派。但是,所有这些政党都不具有中国共产党所独有的政治特性、政治品质。其他政党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不可能有,就是与中国共产党有着某些共同特性的其他共产党、工人政党也不具有这一特殊的政治特性、政治品质。
第三,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执政党、执政者所没有的特殊的政治特性和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宪法确认了她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她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执政党和执政者,而每个执政党和执政者又都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和功能,但他们却不具有中国共产党所独有的政治特性和政治品质。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特性、政治品质决定了她具有其他执政党、执政者所没有的优势。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社会组织、其他政党、其他执政党和执政者所不具有的政治特性、政治品质。而这些政治特性、政治品质是什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因为只有抓好政治建设,才能够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政治理想、政治追求、政治品质、政治纪律。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与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抓住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并以从严治党的成就和效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的积极变化。那么,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何在?现在回过头来看非常清楚,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奉行了正确的理念、采取了正确的措施。这些理念、措施,最根本的就是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及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关系着党员干部的政治理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苏联共产党在早期拥有20万党员时能够夺取政权、在拥有200万党员时能够打败法西斯,而在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轰然倒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理想信念的丧失,教训极为深刻。所以,我们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并把这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乎每一次中纪委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提到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律,并多次强调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严守党的政治规矩。同时,他还推出一系列有效举措,切实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使得我们党的领导更加巩固、更加坚强有力。
第三,开展一系列党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还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提升了全党政治建设的水平。而这些党的建设的经常性活动,都贯穿着一个主题、一个灵魂,即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觉悟、政治意识,锻造党员干部优秀的政治品质。
第四,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近年来,我们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之大、震慑之强、效果之好,前所未有。所取得的成果更是得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反腐败斗争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党的政治品质进一步升华,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进一步增强,党的政治建设水平也进一步提高。
第五,出台了一系列党内法规。比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其中,《准则》就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作出12个方面的规定,确保党内生活的规范化、健康化、正常化。
以上就是我们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各方面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所获得的经验。正是这些成果和经验,推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首要的政治特性、政治品质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而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这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扛在肩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党现阶段的政治目标、政治方向、政治任务。1922年,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党的最高纲领。后来,我们把它写进了党章,即: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也就是说,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已将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为远大理想。这是我们需要长久坚持的政治方向。那么,我们现阶段的政治方向是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此,我们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要坚持的政治方向,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经过历时和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略。由此,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以贯之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排除一切误解和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干扰,排除一切错误思想、理论的干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并形成了“四个自信”。但是,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误解或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声音。比如,有的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也有的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住党的领导这一底线,大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套;还有的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政治上搞社会主义,经济上搞资本主义,如此等等。这些错误的理解、错误的思想观点的宣传,势必会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决批判以上错误的思想观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和完善党的政治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非常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党的政治领导。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落实。
第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在近代以来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民族之大幸。为什么这么讲?从1840年开始,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新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命运,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这就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史实告诉我们的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就是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保证,就是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保证。
第二,要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重要内容。我们要明确的是,在这些重要内容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对整个国家生活的领导。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各级组织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政府机构,党是领导核心。比如,对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监察机关,我们不能讲这是一个地方的“四架平行的马车”,因为它没有体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要明确的是,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
第四,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要引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要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全国的核心领导地位,就要把服从党的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到这一点,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才能有根本性保证。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五,各级党组织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级党组织要坚决贯彻执行,不能搞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在重大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路线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的、要求的,各级党组织及领导干部要坚决地高质量地实施好、落实好,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五、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政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这个基础和前提,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讲的“民心民意”。他指出,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我们党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奋斗,就是为了要让全体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对于民心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有很多重要论述。比如,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人民观。首先,要树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其次,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再次,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科学指南。其基本内涵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赢得更多的民心民意,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并将此作为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要在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如果顾此失彼,重视了经济建设,却忽视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那就没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
总之,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关系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样,才是把“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落到实处。
六、努力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
对于自然界,我们讲生态环境,好的生态环境会促进植物生长,恶劣的生态环境会让植物难以生存。对于社会生活,我们讲社会生态,一个和谐社会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等方面。那么,对于我们党内政治生态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有利于激浊扬清,形成崇廉尚实的价值取向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那么,怎样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呢?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有了科学理论的武装,党员干部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的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做法。
第二,坚决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我们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坚决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避免领导干部作出错误决策、出现不公正等行为,防止“一言堂”“小团伙”等现象,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正常化、健康化,增强党的生命力、战斗力,进而推动形成良好党内政治生态。
第三,着力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党内政治文化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它的形成,触及党的理想信念、政治伦理和价值认同,事关整个管党治党体系的成熟与定型。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心灵,并成为自觉奉行的行为规范。
第四,严格防止市场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但是,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要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员特别是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在党的政治生活和工作关系中,要坚决杜绝市场交换原则的侵蚀,绝不能在市场经济关系中以权谋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商品交换的筹码,否则就会出现任人唯亲、官买官、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等不良现象,严重恶化党内政治生态,给我们党造成巨大的损失。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要加强思想建设,还要贯彻落实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通过明确党员干部不能逾越的“红线”“底线”,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从而弘扬正气、驱逐邪气,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七、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我们要加强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防止出现因方向不明而产生的不利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消极现象。
第一,坚定不移反腐败,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后,我们要加强政治建设,继续保持反腐败斗争的正确思路和良好势头,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以任何理由搞腐败。同时,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第二,坚持和发扬党的勇于自我革命的优良品质。我们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巨大的政治勇气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具体来看,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并纠正党员干部的思想偏差、违纪行为,防止小错变成大错。还有,要在实践中普遍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第三,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政治能力。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国外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党要保持政治定力,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采取正确的举措,使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我们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对危害党的领导、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国家安全等方面言论和行为,只要发现苗头,就能迅速作出准确判断,采取正确措施。比如,苏联共产党的垮台,苏联的解体,就是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搞和平演变造成的。他们在意识形态上一步一步侵蚀苏联人民的信仰,最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成为严重的政治思潮,导致苏联共产党的垮台。而苏联共产党在这一过程中也未对这些思潮加以把控,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这是非常深刻的经验教训。
总之,我们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下一篇:蒋庆哲:中国对外开放与能源战略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