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思考过:为何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追求“逻辑思辨”?在全球化浪潮下,中西文明究竟是冲突对立,还是终将走向共生互补?这些问题,不仅是学术命题,更关乎每个人如何理解自身文化根源、应对当下生活困境。2025年5月,复旦大学“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将亲授《中西哲学与时代精神》线下课程,带领学员穿越千年思想史,以哲学智慧重塑认知格局。
为什么选择王德峰的哲学课堂?
作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任重书院原院长,王德峰深耕中西哲学四十余年,其著作《哲学导论》《寻觅意义》影响了一代青年学子的精神成长。他的课堂被学生称为“思想的盛宴”——既有苏格拉底的追问精神,又有老庄的豁达通透;既能拆解康德的“三大批判”,又能以禅宗智慧点拨人生困局。他以激情洋溢的讲述,将艰深的哲学命题化为鲜活的生命体悟,让听众在东西方先哲的对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8天课程,重构你的思维方式
王德峰教授指出,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异在于路径选择:中国哲学从“心体”出发体会天道,如孟子以“恻隐之心”论人性之本;西方哲学以“思辨”追问存在本质,如巴门尼德提出“思维与存在同一”。课程以十大核心模块展开深度碰撞:
从轴心时代到当代革命:对比孔子与柏拉图、禅宗与斯多葛学派,揭示文明分野的源头;
破解人性终极命题:剖析奥古斯丁对“恶”的思考、宋明理学与西方启蒙思想的交锋;
直面现实困惑:借休谟对因果律的质疑、尼采的“超人哲学”,反思现代社会的理性局限与价值迷失。
尤为难得的是,课程不止于知识传递,更注重思维范式的革新。例如,通过比较黑格尔“辩证逻辑”与王阳明“心即理”,学员将学会在矛盾中把握事物本质;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革命”反观自身生活,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坐标。
谁需要这场思想之旅?
企业家与管理者:在功利与理想间挣扎时,从陆王心学中汲取“知行合一”的定力;
人生探索者:面对价值虚无,借尼采的“权力意志”重燃生命热情;
文化践行者:在全球文明冲突中,以中西互补视角寻找破局之道。
正如王德峰所言:“危机最深重处,恰是拯救的起点。”当西方理性主义遭遇边界时,中国哲学的“心性修养”为现代人提供了安顿心灵的路径;而当传统智慧难以回应技术文明时,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又开辟了新的可能。这种碰撞,正是文明新生的契机。
报名信息
开学日期:2025年5月10日
课程地点:上海
课程费用:25800元/人(含教材、讲义,8天深度研习)
专属价值:小班授课,与王德峰教授面对面研讨;获赠签名著作《寻觅意义》;参与哲学主题游学(费用自理)。
立即行动:拨打电话400-061-6586联系程老师,锁定席位!哲学不是书斋里的玄思,而是照亮现实的火炬。在这里,你将与苏格拉底、老子、马克思跨越时空对话,以智者的眼光重构生活,在思想的交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