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时代不良资产的防范与盘活课程特色与背景
项目收益:
1. 掌握最新监管动态与要求,增强对风险防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 提升员工合规意识,严格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管控风险,防止新增不良资产。
3. 规范“三贷”环节的操作规程,掌握信贷风险防范对策,提高有效识别风险、防范风险以及科学管理风险的能力。
4. 指导各业务条线梳理制度、完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5. 掌握盘活不良资产的方法与技巧,从而使不良资产清收及处置工作常态化。
6. 教会学员怎样与不同的借款人打交道,采取什么样的话术进行沟通,做到了解你的客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提升学员的法律专业知识水平做好资产保全工作。
8. 固化规程,交付一支风控意识强、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团队。
课程大纲
第一讲:树立信心,打好盘活不良资产的攻坚战
一、高度认识盘活不良资产的重要性
二、要有苦干,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
1. 执着专注
2. 锲而不舍
3. 永不言弃
三、自信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1. 本行领导的大力支持
2. 他行成功的经验
3. 强大的法律后盾
4. 社会舆论力量
四、案例分享----坚持就是胜利
第二讲:把脉症断,确定不良资产最佳清收方案
一、从借款人角度分析清收难的原因
1. 有还款意愿,无还款能力
2. 无还款意愿,无还款能力
3. 无还款意愿,有还款能力
二、不良贷款清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先非诉后诉讼;先协商后施压;先收本后收息
三、不良资产清收常用的方法
1. 现金清收
2. 贷款重组
1)变更担保条件
2)调整还款期限
3)借款企业变更
4)减免贷款利息
5)调整利率
6)以资抵债
3. 企业重组
1)企业重组的方式
2)企业重组的条件
3)企业重组的目的
4. 债权转让
5. 依法收贷
1)情形
2)利弊
3)前期准备
四、对每一种清收手段进行案例分析
第三讲:巧干+苦干,想法设法保全资产
一、不良资产清收总体原则
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灵活运用、方法多变
二、思考与讨论清收中最忌讳哪些行为
三、清收中的六要点
1. 分析逾期原因
2. 摸清对方意图
3. 了解对方实力
4. 找到对方弱点
5. 消除对方幻想
6. 得到还款承诺
四、找准痛点,对症下药
1. 刚柔相济,先礼后兵
2. 借助关系,调解矛盾
3. 化整为零,先本后息
4. 放大压力,群体攻击
5. 以资抵债,担保追究
6. 依法起诉,黑名单公示
五、案例分析
1. 利用外部有利因素,大力清收案例
2. 把握借款主体,灵活清收案例
3. 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分期清收案例
4. 抓住关键,加强沟通,有效清收案例
5. 上下联动,主动出击清收案例
6. 持之以恒催收老贷案例
7. 以理服人,适时清收案例
第四讲: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一、法律诉讼中面临的难点问题
1. 如何恢复诉讼时效
2. 如何变更、追加担保措施
3. “老赖”未成年子女名下的大额存款能否执行
4. 借款人财产被别的债权人查封迟迟不进行处置,怎么办
5. 银行能否将单笔不良债权转让给非金融企业或个人从而盘活不良资产
6. 民营医院或民办学校能否做保证人
7. 当被执行人存在多个债权人时,如何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处置与分配
8. 唯一住房能否执行
9. 借款人所有的房屋已经出售但暂未过户,法院能否查封并拍卖
二、不良债务人逃废债情形的法律应对措施
1. 低价转让财产
2. 债务人或抵押人转让已抵押财产
3. 转移执行财产
4. 破产逃债
三、案例分析——法律风险案例分享
第五讲: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对学员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给以一一解答。
第六讲:沟通是一场心理博弈
一、摸清对方的心思再说话
二、针对不同客户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话术因人摆桌,看菜下碟
三、话术沟通方法
1.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2. 打破僵局,软硬兼施
3. 谈判角色,唱红白脸
4. 多重打击,死磕到底
5. 坚持到底,试探底限
6. 放大压力,改变行为
四、清收高压线——违法违规的事情不能做
1. 不打人、不骂人
2. 不损毁财物
3. 不影响生产经营
4. 不非法入侵住宅
五、突发事件情景模拟演练
1. 当借款人躲起来不愿意沟通,怎么办
2. 当借款人突然给您跪下了,怎么办
3. 当借款人突然倒下或装死,怎么办
4. 当借款人把老弱病残的家人搬出来演苦情戏,怎么办
5. 当借款人突然耍泼或暴力反抗,怎么办
6. 当借款人有自杀倾向或自残,并想嫁祸于您,怎么办
7. 当借款人想拖延时间,怎么办
8. 当借款人负债累累,家徒四壁,怎么办
六、沟通话术通关训练,人人考核过关
附件5 如何防范新增不良资产课程大纲
第一讲:解读监管最新政策及监管要求
一、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
二、2018年最新监管政策
1. 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
2. 违反宏观调控政策
3. 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
4. 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
5. 利益输送
6. 违法违规
7. 案件与操作风险
8. 行业廉洁风险
三、2018年最新监管要求
1. 突出“监管姓监”
2. 打击金融“伪创新”
3. 延续强监管态势
四、监管目的
1. 防范风险
2. 服务实体经济
3. 回归本源
五、案例分析--------银监会通报的最新案例
第二讲:剖析不良资产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
一、不良资产风险成因复杂,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关键因素还是由内因导致的
二、信贷风险防范的关键环节
1. 贷前调查
2. 贷中审查
3. 贷后检查
三、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四、案例分析
1. A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被骗案引发的思考
2. “侨兴债”事件引发的思考
3. B银行伪创新形成资金损失引发的思考
五、问题与思考防范新增不良资产对策
第三讲“三贷”环节的风险管控措施
一、贷前调查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关口
1. 遴选客户
2. 贷前调查的原则及内容
3. 贷前实地调查运用的方法与技巧
4. 揭开企业神秘的面纱----交叉验证的关键点
5. 贷前调查实战案例演练
--个人经营性贷款贷前调查实操演练
--公司企业贷款贷前调查实操演练
二、贷中审查是防范风险的关键
1. 审核客户贷款资料的合法合规性
2. 贷中审查要着重于宏观政策与行业前景的预测
3. 贷中审批环节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三、贷后风险预警是预防不良资产的有效手段
1. 贷款资金流向是否按合同的要求执行
2. 企业经营状况是否持续向好
3. 第一还款来源是否持续充足
4. 第二还款来源是否持续有效
5. 企业风险预警是否被察觉
6. 不良资产的介入是否及时
第四讲:担保贷款的法律风险防范
1. 保证贷款
1)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
2)对保证人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审查
3)对保证人代偿能力调查
4)关联人的交叉担保与互保的风险
5)对保证人的风险防范措施
6)案例分析——W公司诈骗银行贷款案
2. 抵押贷款
1)抵押物估值的风险点与防范措施
2)办理抵押登记的风险点与防范措施
3)案例分析——B银行被企业诈骗发放虚假抵押贷款案
3. 质押贷款
1)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
2)质押物估值风险点与防范措施
3)质押物登记的风险点与防范措施
4)案例分析——J银行假存单质押被骗贷款案
第五讲: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风险防范
一、对票面要素的合法合规性审查
二、受理环节的主要风险点与防范措施
三、签订合同、承兑出票环节应注意的事项
四、办理贴现的风险防范措施
五、案例分析----------T银行签发贸易背景不真实承兑汇票承担的责任
第六讲:健全完善的制度是防范风险的前提保障
一、无论是制度还是流程,切忌含糊不清,便于理解,更要便于执行
二、修订制度的原则
1. 合法合规
2. 统一标准
3. 简洁精炼
4. 利于执行
三、优化制度的原则
1. 整合
2. 修订
3. 新增
4. 废止
四、思考与讨论如何提高执行力,让制度内化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