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教授认为佛学固应研究,于哲学思想上有益,但是终究与修行无涉,理论是口述,修行是心行。心行,即生命情感之实践。所谓参禅、顿悟,是生命实践,不是理论活动,是心灵的提升。心灵的提升才是真实的受用。禅宗的修行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因为这是灵魂的更新、情感的升华、心灵的自由。
学习般若智慧,让心灵绽放出美丽的莲花!
主讲人王德峰教授
广鉴学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任重书院原院长,著有《哲学导论》、《艺术哲学》、《寻觅意义》等。
授课风格极富魅力,激情洋溢,见解深刻,深得学生爱戴;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哲学王子”,是一位“一步一个脚印,一生一世尽心”的教育者。
课程核心内容
禅宗传自印度,后与中国本土老庄易诸学融合,历来被视作洞穿生死谜团的重要法门。《坛经》是浓缩东方古典智慧的一颗明珠,用语通俗,却又深入浅出,以当时口语,道尽禅门核心心法。若能于《坛经》中时常浸泡熏习,参究六祖话中玄机,不愁不能悟入宗门密义,转烦恼成菩提,于浊恶之世觅得心安,于生死旋涡得大自在。
行由品第一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般若品第二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疑问品第三 何为“功德”定慧品第四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坐禅品第五 禅定心安忏悔品第六 “自性五分法身香”、“无相忏悔”、 “一体三身自性佛”机缘品第七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顿渐品第八 南能北秀,顿渐分殊护法品第九 立足当下,肯定人生付嘱品第十 明心见性、自性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