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张海鹏,男,1939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196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1964年8月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该所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至今未更换工作单位。1979年评定为助理研究员,1985年评定为副研究员,1990年升任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国近代史》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河南大学研究生院名誉院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
中国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的思考
200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说:“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这是许多年来我党领导人第一次正面阐明了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在战场上分别承担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略任务,是客观的历史评价,不仅有极好的政治影响,也具有学术上的指导意义。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大战场,在对日作战上始终实施着全面的战略配合,在取得抗战胜利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战略支撑的作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略配合,展示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共同抗敌的英勇气概,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两个战场的支撑力量是什么?这就涉及抗日战争中的领导权问题。
抗日战争中的领导权问题,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老问题。我们过去强调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台湾学术界则只承认国民党的领导作用。对抗战历史中的这个重大原则性问题的不同认识,至今还影响着海峡两岸的人们。在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冷静地、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和推动全民族抗战的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两个领导中心。正是这两个领导中心构成了两大战场的政治保障。
关于抗战期间存在两个领导中心的基本观点如下: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企图灭亡中国。中华民族面临存亡绝续的问题。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因此,抗日战争既是民族战争,也是人民战争,这是对抗日战争的基本定性。从民族战争的全局来看,中华民族内部各党派、各政治团体和政治势力,只有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才有出路。
说国民党是领导中心,是因为当时国家权力掌握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手中。这个政府是民族战争所必需的、国际国内承认的统一政权,它指挥200万军队,担负着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抗日战争必须要有蒋介石、国民党参加,才可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动全国抗战的开展,才可能有全民族的抗战。没有蒋介石、国民党的参加,单凭共产党的力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难以独立支撑全国抗战大局的。抗战后期,蒋介石与国民党政权的国际联系作用也不可忽视,他们代表中国与苏联、美国、英国等发生国际关系,谈判废除《辛丑条约》和治外法权,蒋介石作为中国首脑出席开罗会议,做出了从日本手中收回台湾等地的决定以及参与建立联合国,这些成绩离开了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也是不行的。我们要尊重这些基本的历史事实。
说共产党发挥了领导作用,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是因为它倡导、推动并始终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民族战争所必需的国内团结能够维持下来,而且,共产党还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动员敌后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担负着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敌后战场吸引了一半以上的日军和大部分伪军,大大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共产党还团结各民主党派,利用各种宣传文化的形式,对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的政治动员,形成了全国高涨的抗战热情,这种抗战热情又转化成抗日战争的有形和无形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从这一点来说,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抗战期间,蒋介石虽然没有放弃反共,但也没有放弃抗战。八年抗战,尽管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采取消极、片面的抗战路线,对日妥协退让,但毕竟没有对日投降,总算把抗日的旗帜扛下来了。这与汪精卫之流有本质的区别。需要指出,共产党推动蒋介石、国民党参加抗战,是提高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历史地位呢,还是贬低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历史地位呢?很明显,蒋介石成为抗战领袖,把蒋介石、国民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这也是由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决定的。但是抗战胜利后,在美国的扶持下,蒋介石、国民党一意孤行,肆意反共反人民,才从原有的历史地位上跌落了下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从实事求是的观点看,从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看,蒋介石在抗战中尽管没有放弃反共,但还是把八年抗战坚持到底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同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是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基本条件,全民族抗战是否能实现,是否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就要打一个大问号。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力量,是保证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所以,人民力量的存在和发展这个基本条件的极大重要性,更加应该得到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因此,抗日战争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国民党、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
如果不承认国民党这个领导中心,只承认共产党这个中心,抗战时期中国打的许多败仗,尤其是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谁来负责?共产党能够负责吗?全国政治的不民主、官吏的腐败堕落,共产党能负责吗?
两个领导中心的不同地位
国民党、共产党两个领导中心,它们所处的地位不同,能够起作用的方面不一样,不是一个从属一个,又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两个领导中心,不是一时一刻起作用的,都是全面的、全局的,是贯彻抗战始终的。只承认一个中心,显然是不行的。取消国民党政权这个中心,失去国家政权的力量,全国抗战难以推动,难以调动几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敌作战,难以争取国际援助;取消共产党这个中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形成不了,还是继续“攘外必先安内”,内战不止,如何形成全国抗战的局面?取消这个中心,敌后战场谁来领导,广大敌后地区的人民群众谁来组织和发动?
客观地说,在抗日战争的整体大局中,国民党、共产党都起着领导作用。这个作用,都是全局性的。不承认其中任何一个中心所发挥的领导作用,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都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承认国民党的领导中心,并没有削弱、更没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中心的全局性作用。双方这种都是全局性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各自的领导能力来实现的,是在又统一、又矛盾的斗争中来实现的。在抗日统一战线内部又统一、又斗争的过程中,国共力量的消长发生着变化,总的历史趋势是国民党政权的力量由盛转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由弱转强,并且历史性地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国民党这个领导中心的作用由大变小,共产党这个领导中心的作用由小变大,这是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的最终说明,也是为什么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就垮得那么快,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迅速成立,近代中国历史开辟了新纪元的原因。
认识抗日战争历史的重大原则问题,大致有五个:第一,日本侵略中国,妄图灭亡中国;第二,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国民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起到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战略配合作用;第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两个领导中心并存,共同领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五,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与配合,这种支持与配合,又与中国国内的两个战场、两个领导中心紧密相连。凡此五点,都是由抗日战争是民族战争和人民战争这样的性质规定的。从学术的角度说,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和两个领导中心,形成了抗日战争历史的主线和基本线索。
研究抗战史的学者应该明确这样的历史认识:抗日战争中存在着两个领导中心,共产党、国民党共同领导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样的认识,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认识是一个升华,对于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及受其影响的人民正确认识抗战历史,对国家统一会发生好的作用。
联系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