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修班 >> 新闻动态 >> 国学艺术动态 >> 格非:回望故乡,止于《望春风》

全国公开课最新汇总

更多+

北大课程推荐

更多+

商学院课程推荐

更多+

格非:回望故乡,止于《望春风》

  • 发表时间:2017年03月27日
  •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 浏览:

春风吹拂之际,格非的长篇小说《望春风》于3月17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了作品研讨会。格非和孟繁华、陈晓明、孙郁、李云雷等学者、评论家及有关领导出席,探讨文学里的“乡愁。

《望春风》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是去年文坛的重要收获。小说叙述了一个江南乡村五十年的变迁,大历史中的残酷时刻仿佛退到了幕后,走到前台的是乡村的人情世态,伦理道德,虽然摩擦不断却终究不失暖意,然而旧日的生活情态终究要被社会变迁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进程葬送……《望春风》不仅横扫十多家主流媒体的2016年度好书榜单,也获得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中国版协“中国30本好书等重要奖项,在读者中也有不俗的口碑,如今像这样方方面面一片彩声的作品并不多见,而来自文学批评界的肯定,将进一步凸显这部小说在当代创作中的位置。

研讨会上,评论家对《望春风》不吝赞美之词,并就与小说有关联的“乡愁这一复杂暧昧的词汇展开了讨论。比如孟繁华就认为“乡愁是当今的陈词滥调,“是成功人士和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与之不同,李云雷则从“三重乡愁的角度解读了《望春风》。第一,格非作品中的乡愁是自己变了,而故乡变得更厉害,这是鲜活的当代经验,与鲁迅等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笔下停滞的故乡不同;第二,格非从江南文化的层面介入了土改和乡绅文化消失的历史,深入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具有与“十七年文学不同的文化视角;第三,当代的变迁意味农村本身的消失和新历史的开启,格非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巨变,很有历史感。“格非把变化之中不同人的经验和情感,尤其是面对历史沧桑的百感交集,把我们时代的集体无意识,用小说表达出来了,从这个意义上,《望春风》会很快成为经典化的作品。李云雷说。

格非在发言中强调,《望春风》是他个人对故乡的“最后一次回望。一是因为他自考入大学至今,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已经是农村的两倍还多,二是因为老家已经拆迁,他对乡村的记忆已经“停止生长,再写乡村会比较困难。他表示,“接下来还是想写城市生活。

编辑:华山

快速查询报考条件
您的姓名: 电话: 学历: 职务: